「履」好嗎? ── 拖鞋防滑測試

你有認真留意過,你的家居拖鞋是否安全?在防滑方面是否足夠?

最近,房協長者安居資源中心完成了一項有關「防滑拖鞋」的訪問調查,以及就幾款不同類型家居拖鞋的防滑做測試,結果顯示,坑紋最深的拖鞋,竟然反而最快下滑,防滑功能亦最差。

防滑拖鞋訪問結果

中心的調查訪問了超過120名長者,結果發現:

1. 超過八成長者有著拖鞋的習慣,與西方文化不同(西方只有約兩成半長者會在家中穿著拖鞋)。

2. 超過三成受訪的長者表示曾在家中滑倒。

3. 接近八成受訪的長者認為拖鞋需要有防滑功能,但當中有一半長者表示不知道有防滑功能的拖鞋哪裏有售。

4. 約三成長者誤解拖鞋只要有坑紋,就有防滑功能,更有一成長者不懂得辦別拖鞋的防滑特徵,只單靠售貨員或拖鞋上標籤,以確定拖鞋的防滑功能。

5. 接近八成長者表示滑倒後,才會留意自己的拖鞋是否有足夠防滑功能。

由此可見,大部分長者即使注意到拖鞋須要有防滑功能,卻不了解防滑拖鞋的特徵;而長者們也往往因自己滑倒後,才會留意拖鞋是否有防滑功能,即是「治療了才預防」而不是「預防勝於治療」。

辨別防滑拖鞋方法

為了說明「拖鞋只要有坑紋,就有防滑功能」是一個誤會,本中心職業治療師於是次調查後,進行了一個簡單的實驗,測試了不同拖鞋於有斜度的模擬地板上的防滑程度。

測試時,在同一重量下,將三對不同鞋底設計的拖鞋,平放於模擬地板上,然後慢慢提升模擬地板的斜度。模擬地板的斜度愈大,最能保持穩定不下滑的拖鞋,其鞋底的防滑功能就越高;相反,最快下滑的拖鞋,其防滑功能就相對越低。結果發現,該三對鞋當中,坑紋最深的拖鞋,反而最快下滑,防滑功能最弱。

揀拖鞋小貼士

因此,大家選擇防滑家居拖鞋時,應留意以下兩點 :
1. 不應只留意拖鞋的坑紋,應留意拖鞋的質料,是否在有水或光滑的地面上,仍有足夠的磨擦力。

2. 不應單靠售貨員介紹或拖鞋上的標籤,就確定拖鞋具有防滑功能。

房協長者安居資源中心職業治療師

分享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Except where otherwise noted, the content on this sit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Derivatives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為你推薦

由飲食入手 告別長者失眠困擾
最新

良好的睡眠質素與健康生活息息相關。然而,失眠困擾不少長者,要改善睡眠,調整飲食是一個有效途徑,大家可參考以下飲食建議。

  1. 攝取奧米加3脂肪

    奧米加3 (Omega-3)是一種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能舒張血管,增加腦部血液和養分供應,有助維持血清素水平,穩定情緒及改善失眠情況。深海魚類(如三文魚及鯖魚)以及堅果類含豐富的奧米加3脂肪酸。澳洲心臟協會建議長者每週可進食2至3次深海魚類,並配合進食堅果及種子,以提升奧米加3的攝取量。

  2. 攝取色胺酸

    色胺酸是一種「必需氨基酸」,有助合成血清素,進而轉化為可調節生理時鐘的褪黑激素。有充足的褪黑激素,有助提升睡眠質素。隨著年齡增長,褪黑激素分泌會減少,導致影響睡眠品質,因此適量攝取富含色胺酸的食物,對長者維持良好的睡眠尤為重要。色胺酸必需經由食物攝取,而含豐富蛋白質的食物是色胺酸的重要來源。衞生署「長者健康飲食金字塔」的指引,建議長者每日攝取5至6両肉類、魚類、蛋類及豆類製品。

  3. 攝取維他命D

    維他命D能促進血清素和褪黑激素的合成,幫助提升睡眠品質。適量的陽光照射能促進維他命D合成,例如每日曬約15分鐘的陽光(例如晨運或散步)。另外,奶製品、深海魚及蛋黃亦含有豐富的維他命D,建議可在日常飲食中多食用。

  4. 攝取鈣質

    鈣質除了能維持骨骼健康外,也有助促進褪黑激素的合成。衞生署建議長者每日攝取約 1,200毫克鈣質,及食用1至2份奶類或奶製品。同時可以多選擇鈣質豐富的食物,例如板豆腐、高鈣豆漿、果仁及深綠色的蔬菜等,以提升睡眠質素。

  5. 避免高升糖指數食物

    高升糖指數食物(如糖果、蛋糕)會導致血糖大幅波動,影響情緒,嚴重更會引致失眠。日常飲食中可多選擇低升糖指數的食物,包括高纖維食物,例如糙米、全麥麵包、燕麥片及蔬果等,以助穩定血糖,改善失眠問題。

除了飲食,以下生活習慣也有助提升睡眠質素:

  • 規律的作息:固定入睡和醒來的時間,有助調節生理時鐘。
  • 良好的睡眠環境:保持房間安靜及溫度適宜。
  • 適度運動:日間可進行輕量運動,有助於改善睡眠,但應避免在睡前進行運動。

要改善失眠問題,應從飲食入手外,保持均衡飲食的同時,也要進行適度運動,促進身心健康,提升睡眠質素。

撰文: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社區營養服務)註冊營養師 梁安琪

房協社區及長者服務小資訊

房協轄下院舍的註冊社工團隊可以為長者提供情緒支援及輔導服務,由跨專業團隊照護,家人倍感安心。

了解更多:北角雋悅「雋康天地」、牛頭角彩頤居「喜頤閣」、坑口樂頤居「安頤閣

*此服務由香港房屋協會提供,撰文機構及營養師僅提供內容作教育用途。

20250122_LSC-Poster

徐小明(小明哥)從童年開始踏足娛樂圈,穿梭影視、舞台、歌唱、導演、監製、行政等不同範疇。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不可分割。

**活動將以網上直播形式進行。無需報名,活動開始時登入房協長者通Facebook專頁便可收看!**

poster_202501_talk

今次「存保樂無憂」免費講座,由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簡介「存保計劃」的運作;以輕鬆互動的方式,深入淺出講解存款保障計劃的運作及保障範圍。透過互動遊戲和生活化例子,輕鬆了解存款保障計劃的特點。出席實體講座人士可獲贈紀念品,立即報名參加!

實體講座名額有限,先到先得!立即免費報名:

實體講座:https://forms.office.com/r/HbgdHYw7uc

網上講座:https://forms.office.com/r/i2JDgAbZRi

美食過「肥」年,體重、血糖、血脂、血壓,步步高升?

傳統賀年食品增添節日喜慶氣氛,而且美味可口,但高脂高糖的食品一般熱量高,營養低,容易增加體內脂肪,以至心血管疾病風險或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風險。而長期攝取過量鈉質,也會增加高血壓風險。對於本身患有這些疾病的人士,這類食品絕對會影響病情控制,長遠有機會令病情惡化。以下想分享一下,選購或製作不同賀年食品時有什麼可以留意,避免過「肥」年。

賀年糕點—咸糕點

留意鹹糕點如蘿蔔糕、芋頭糕等本身多含臘肉、臘腸等高脂又高鈉的食材。而市面預製的糕點一般都調味偏重,鈉質相對較高。若進食時再點醬汁,鈉攝取容易超標。

世衛建議每人每日應攝取不多於2000毫克鈉質(相當於1平茶匙鹽的鈉含量)。而以2000千卡膳食計算,建議每日攝取不多於60克脂肪(即約12茶匙油)和50克糖(即約10茶匙糖)。進食大概以下兩片大小(共約100克)的煎蘿蔔糕或芋頭糕,就會攝取到約500毫克的鈉質(未計醬汁)和5-7.5克脂肪(約1-1.5茶匙油)。

賀年糕點—甜糕點

而甜糕點如年糕和馬蹄糕,糖含量相當高。只要吃以下兩片大小(共約100克)的甜糕點就攝取到約20-30克糖(佔全日上限50-60%)。而用到椰汁的年糕,或以煎的方式烹調脂肪相對會較高。

油器

根㯫食安中心資料,笑口棗4粒(共約50克)或煎堆1個(約100克)就可高達3茶匙油。而食安中心曾發現一款煎堆的糖相當高,食一個(含57克糖)就超出一日上限。而一款牛耳的鈉質高達每100克中有7800毫克鈉質(接近一日上限4 倍),一款蛋散每100克含超過4600毫克(起過一日上限的2倍)。

建議:

  1. 自製糕點
    • 以便控制材料份量,以大量乾瑤柱、蝦米和冬菇及香料代替鹽或味精。
    • 以瘦肉如瘦叉燒代替臘腸和臘肉。
    • 減少椰汁,改用乾果如提子及紅棗或代糖等代替片糖。
    • 用蒸、焗或微波爐翻熱的方法去煮或翻熱糕點。想外層香脆一點,可以用牛油紙鋪在煎鑊上,再將糕點放上牛油紙上烘煎。
  1. 減少額外用醬汁伴糕點。
  2. 如必要購買預製糕點,應詳閱營養標籤,盡選擇較低糖、低脂和低鈉的產品。
  3. 可於正餐以蒸蘿蔔糕或芋頭糕,代替原本的白飯量,以盡量減少額外熱量攝取。兩片以上大小的蒸蘿蔔糕或芋頭糕(共約100克)大概等於1/3碗飯加1茶匙油。不過要留意,坊間不同製作方法的蘿蔔糕及芋頭糕會含有不同分量的油份。
  4. 選擇較低脂又香脆的小食代替油器,如不經油炸的米餅、米通等、芋頭片、蓮藕片、秋葵脆條。
  5. 小食、甜點等都是均衡飲食以外的食物,不宜多吃。

疫情未穩,未知會否影響各戶拜年活動。不過,無論有否親友光臨拜年,有些朋友或會覺得,家中也要放一個全盒才夠氣氛。值得留意一下的是傳統瓜子如紅、白、黑瓜子都經調味,或一些加鹽的果仁鈉質相對較高。另外,須控制體重人士應留意,瓜子和果仁本身脂肪較高,多吃也容易致體重上升。

建議:

  • 揀無添加糖的乾果代替糖果(一湯匙乾果可代一份水果,但不建議全用乾果代替水果)。
  • 揀原味代替已調味的果仁或瓜子。
  • 留意份量,以下份量含一茶匙的脂肪:4湯匙瓜子(連殼)、6粒腰果或杏仁、4-5粒合桃、12粒開心果、10粒花生。
一年一次唔緊要?

一年中的喜慶或節日如聖誕、新年、端午、中秋、親友家人和自己的生日等,其實都是一年一次,但加起來可能平均每個月都不下一次,若果每次慶祝以及平時都沒有節制飲食,長年累月對健康的影響可大可小。

撰文:香港中文大學營養研究中心 註冊營養師唐梓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