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有近兩成85歲以上的長者,都有聽力退化問題,不但影響聽覺,還會影響患者日常生活質素及社交能力,甚至跟腦退化有著密切關係,因此絕對不容忽視。不過倘若接受治療後,仍然未能改善聽力問題,就有需要佩戴合適的助聽器。
我需要見醫生嗎?
除了聽力下降,假如大家出現耳痛、耳鳴、耳道分泌物增加、短期內聽力改變、暈眩等症狀,便應立即尋求耳鼻喉科專科醫生的協助。醫生會為患者進行耳道檢查、聽力檢查、影像或進一步的檢查,去找出病因,並嘗試解決聽力問題。
如患者經醫生確診聽力退化,而接受適切治療後,問題仍未能逆轉,便需要使用聽覺輔助器了。
助聽器有助改善認知能力
目前,最有效令患者重拾聲音的方法,就是佩戴合適的助聽器。最近,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助聽器不止有改善聽力退化問題的功能,原來可連帶改善患者的生活質素及其他身體問題。
研究指出,當60歲以上的聽力退化患者,佩戴助聽器後,有效改善其腦部認知能力。由於長時間處於無聲的世界會影響情緒、減慢腦部思考,助聽器在為患者重拾聲音之餘,同時可幫助他們維持正常社交活動,以保持心境開朗;而不斷訓練大腦,能有效改善和控制腦部退化的問題。
舊式助聽器的通病
坊間對助聽器有不少固有觀感,令許多有需要的人士卻步。無可否認,某程度上舊式助聽器會把噪音擴大,讓人難以長期佩戴。
至於舊式助聽器在接收、處理和輸出時,都會令語音有不同程度的失真——特別在聊天時,失真問題更為嚴重,使用者甚至會將別人的說話,誤聽為其他字句,例如:「沙」字可被誤聽為「叉」、「花」、「他」等等。
時至今日,坊間有五花八門的助聽器,供用家選擇;但聽力學家香瑋儀建議,佩戴助聽器不應單看其外表,又或功能之多與少,而是應該經過專業評估,再尋找最適合自己的助聽器。
優質助聽器兩大重點
挑選優質的助聽器,大致有兩個重點:第一,是聆聽言語時的清晰度。在較寧靜的環境中跟別人談話,無論距離遠近,都應能聽到對話內容、詞語、甚至語音;即使在嘈吵的地方,也該聽到大部分的說話內容。
第二,是應選擇有效提升「訊噪比」的助聽器,才可減低雜聲,從而讓使用者聽得舒服清晰。即使長期佩戴,都不會讓人感到不適。
新型助聽器體積輕巧 讓使用者重拾自信
隨著科技不斷改進,新一代的助聽器,可以幫助更多聽損人士克服溝通障礙。新一代助聽器,引入了類似HI-FI音響的高傳真音色技術,改善聲音進入助聽器後的失真問題,將聲音「還原」至接近原聲。
同時,透過5G「波束成形(beamforming)」技術,有助提升助聽器的訊噪比例,分辨噪音,把重要的聲音信號加強,令語音更加清晰。用家即使身處嘈吵的環境,都可以聽到清晰的對話。
另外,由於能量集中在波束,其他地方不用發放信號,電池的耗電量能大大減少。加上新一代的助聽器體積輕巧、時尚、細小,外表猶如無線藍牙耳機,當使用這些「耳機型」助聽器時,用家感覺舒適自然,有助使用者克服心理障礙、重拾自信,讓他們能夠如健聽人士般生活。
房協長者安居資源中心致力在社區推廣「長者友善家居」,並設計了不同主題的健康探索團、導賞團及體驗團,由專人帶領參觀及講解,查詢 2839 2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