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營有動,「肌」不可失!

肌肉減少症

隨著年齡增長,肌肉會逐漸流失而大大影響日常生活質素。2010年,歐盟肌肉減少症工作小組(European Working Group on Sarcopenia in Older People – EWGSOP)對肌肉減少症作出診斷定義為患者之肌肉質量減少,以及肌肉力量減弱或行動能力變差。該工作小組把肌肉減少症的成因分成基本原因 (年紀老化引致)及次要原因(活動能力、疾病及營養不足引致)。而肌肉減少症更會引致其他嚴重問題,如行動不便、增加跌倒及骨折的風險、影響日常生活及失去獨立性。於本港,一份研究調查了四千位65歲或以上的長者,當中發現9%人士符合EWGSOP對肌肉減少症的診斷定義,而發病率更達3.1%。隨著時間流逝,讓我們未成為「老友記」前,好好認識及預防肌肉減少症。

你是否高危一族?

不良的生活及飲食習慣,會增加患上肌肉減少症的風險。吸煙、過量飲用酒精,蛋白質攝取不足及缺乏運動均會影響肌肉質量、強度及活動能力。讀者可利用以下SARC-F問卷為自己及家中的長者作初步評估,如總分達4分或以上,便有機會增加患上肌肉減少症的風險。

評估項目問題分數
肌肉力量當你提起或拿著重10磅的物件時,會感到困難嗎?沒有困難
一些困難
很困難/不能完成
0分
1分
2分
輔助步行於房間走動時,會感到困難嗎?沒有困難
一些困難
很困難/需要使用輔助工具/不能完成
0分
1分
2分
從椅子上站起從椅子/床上站起來或坐下時,會感到困難嗎?沒有困難
一些困難
很困難/需要別人幫助/不能完成
0分
1分
2分
行上樓梯步行10級樓梯時,會感到困難嗎?沒有困難
一些困難
很困難/不能完成
0分
1分
2分
跌倒過去一年,你跌倒過多少次?從沒有
1 – 3次
4次或以上
0分
1分
2分
資料來源:Woo, J., Leung, J., & Morley, J. E. (2014). Validating the SARC-F: a suitable community screening tool for sarcopeni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Directors Association, 15(9), 630–634.
運動、營養幫到你!

相比單一只從運動或飲食上作出改變,運動配合營養對肌肉的質量、力量及步行速度更有顯著的改善。因此,要預防及延緩肌肉減少症的速度,運動及營養缺一不可!運動方面,研究建議每星期至少5天進行30分鐘中等程度的帶氧運動,如游泳、急步行、踩單車等;另外每星期至少有2天進行3次阻力運動,每次8至12下,以鍛鍊肌肉力量。除此以外,攝取足夠的蛋白質亦非常重要。一般成年人每天蛋白質所需以每公斤體重攝取約0.83克計算,一位體重70公斤男士每天所需的蛋白質為:70 x 0.83 = 58.1克。而65歲或以上長者(非腎病患者)可考慮增加蛋白質攝取,以每天每公斤體重1至1.2克蛋白質作計算。註冊營養師會因應個別需要而調整蛋白質所需,以下圖表供讀者作簡單蛋白質份量換算。

每一份食物均可提供約7克蛋白質(應以低脂肪含量作健康選擇):

食物份量
雞蛋1隻
雞蛋蛋白2隻
豬、牛、雞肉約1隻麻雀牌大小 / 38克(未煮熟計)
水浸吞拿魚約2湯匙
黃豆、黑豆、紅腰豆約4湯匙(煮熟計)
水豆腐1磚
脫脂奶1杯
低脂原味乳酪1小杯(約150毫升)


除了攝取足夠的蛋白質,維他命D亦為肌肉成長、優化肌肉力量及提升活動能力擔當重要的角色。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成年人每天應攝取10微克的維他命D,而65歲或以上的長者每天更需要攝取15微克。於日間享受陽光是不錯的活動,能為皮膚帶來維他命D,而讀者亦可選擇一些含維他命D的食物如鯖魚(每100克含有16微克)、三文魚(每100克含有11微克)及雞蛋(每100克含有2微克)等,以攝取每天維他命D的所需。

培養良好的生活模式,例如均衡飲食攝取多元化的營養素,加上恆常運動,有助減低年老時患上疾病及其他併發症的風險,維持良好的生活質素。

資料來源:

  1. Cruz-Jentoft, A. J., Baeyens, J. P., Bauer, J. M., Boirie, Y., Cederholm, T., Landi, F., … Zamboni, M. (2010). Sarcopenia: European consensus on definition and diagnosis: Report of the European Working Group on Sarcopenia in Older People. Age and Ageing, 39(4), 412–423.
  2. Ageing and Sarcopenia. (2015).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Watch. Hong Kong: Surveillance and Epidemiology Branch, Centre for Health Protection of the Department of Health.
  3. Woo, J., Leung, J., & Morley, J. E. (2014). Validating the SARC-F: a suitable community screening tool for sarcopeni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Directors Association, 15(9), 630–634.
  4. Yu, S. C. Y., Khow, K. S. F., Jadczak, A. D., & Visvanathan, R. (2016). Clinical Screening Tools for Sarcopenia and Its Management. Current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 Research, 2016, 5978523.
  5. 食物安全中心 – 營養素的定義及功用:http://www.cfs.gov.hk/english/nutrient/nutrient.php#protein

撰文: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社區營養服務)

房協社區及長者服務小資訊

房協轄下的長者安居資源中心致力在社區推廣「長者友善家居」及樂齡科技的應用,並設計了不同主題的健康探索團、導賞團及體驗團,由專人帶領參觀及講解,查詢 2839 2882

*此服務由香港房屋協會提供,撰文機構及營養師僅提供內容作教育用途。

分享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Except where otherwise noted, the content on this sit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Derivatives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為你推薦

poster_202504_homeinstyle_v3

房協長者安居資源中心的「樂活安居生活實驗室」將會參展香港時尚家品及家紡展 2025,透過創新的設計思維,提供多款同理心活動,讓參加者體驗長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向業界推廣樂齡家居的重要性,一起探索長者生活需求,以構思更切合長者需要的樂齡產品。

日期:2025年4月27 – 30 日(星期日 – 星期三)
時間:上午9:30 – 下午6:30(2025年4月30 日只開放至下午5時)
地址: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展覽館5樓 5E廳
展位編號:A02
報名:https://www.hktdc.com/event/homeinstyle/tc/form/organic-form?visitor_type=01&country=&ref_office=&ref_code=&reg_link_id=19b104c990335d8837a819f26f0b2e2f29dbc1ee0aefaed7c973e2e86e9beda2(只供18歲或以上的業內人士參觀,並需要於香港貿易發展局網頁預先登記)

預防腦退化症
最新

腦退化症,又稱作「認知障礙症」或「失智症」,是由於患者大腦細胞發生病變,導致大腦出現缺損及異常的衰退,影響其功能。患者在記憶、語言、理解、判斷及計算等多方面的能力會下降,進而影響日常生活,嚴重者可出現行為問題並在情緒上有改變,甚至不能自理生活。「腦退化症」並非單純一種疾病,而是能導致上述大腦功能不正常衰退疾病的統稱,其中包括「阿茲海默症」、「血管性腦退化症」、「額顳葉型腦退化症」及「路易氏體型腦退化症」等不同類型,當中又以「阿茲海默症」最為常見。


而在中醫學角度,腦退化症屬「痴呆」和「善忘」等範疇。「腦為髓海」,為「元神之府」,故本病主要由於「髓減腦消,神機失用」所致的一種神志異常的疾病。本病病位在腦,與五臟的心、肝、脾、腎失調有關,多因病者年邁體虛、七情內傷、久病耗損導致氣血不足、腎精虧耗、腦髓失養而成,亦可因氣、火、痰、瘀「上擾清竅」所致。因此,本病多屬本虛標實,本虛為腎精及氣血虧虛,不能上榮於腦,而標實則為氣、火、痰、瘀內阻於腦。臨床治療時當須先辨清其標本虛實,再隨證選穴用藥,才能事半功倍。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相較病後用藥,中醫學更強調「治未病」。「治未病」思想其中兩個核心為「未病先防」及「既病防變」。在疾病發生前,透過日常生活習慣及飲食等方面,調養身體,固護正氣,達至提高抗病的能力。長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藉由穴位按摩,藥膳食療及日常生活注意達到預防及延緩腦退化症的功效。

穴位按摩
  1. 百會穴
    位置:位於頭頂正中線前髮際後5寸處。
  2. 四神聰穴
    位置:位於百會穴前、後、左、右旁開1寸處,共4穴。
  3. 神門穴
    位置:腕部腕掌橫紋上,尺側腕屈肌腱橈側凹陷處。

上述穴位可使用手指指腹向順時針方向輕力按揉1至2分鐘,以稍有酸脹感為度,有助調暢氣血,醒腦開竅,養心安神。

藥膳食療
  1. 核桃枸杞粥
    材料:核桃仁50克、枸杞子15克、黨參15女、白米50克、生薑5克及食鹽適量。
    做法:將核桃仁、枸杞子、黨參、白米洗淨,鍋中加入2000ml清水,用大火煮沸,放入核桃仁、枸杞子、黨參、白米及生薑,用文火燉煮至粥成,加入食鹽調味。
    功效:補腎助陽,補氣養血。

  2. 龍眼紅棗茶
    材料:龍眼肉15克,紅棗(去核)10克及綠茶2克。
    做法:將所有材料洗淨,放入茶杯中,用200ml沸水沖泡,代茶飲。
    功效:補氣健脾,養心安神。
日常生活注意
  1. 清淡及新鮮飲食,避免進食肥膩和煎炸食物,可適量進食補益腎精的食物如核桃仁和山藥等;
  2. 戒煙酒;
  3. 調暢情志,避免思慮過度,保持正向思考,平時可多參與社會活動,與他人互動;
  4. 進行適度、適量且規律的有氧運動,亦須保持充足睡眠,勞逸結合;
  5. 多思考、進行益智活動,如下棋和閱讀等,亦可嘗試學習新語言及技能。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如有疑問,請先向註冊中醫師諮詢。


撰文: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  富亨社區健康中心(中醫服務)註冊中醫師 李嘉俊

房協社區及長者服務小資訊

房協轄下護理安老院為患有認知障礙症的長者提供認知訓練,並由物理治療師及職業治療師度身訂造復康運動及治療。

了解更多:北角雋悦「雋康天地」、牛頭角彩頤居「喜頤閣」、坑口樂頤居「安頤閣

*此服務由香港房屋協會提供,撰文機構及中醫師僅提供內容作教育用途。

WhatsApp-Image-2025-04-10-at-8.32.49-AM-1

房協在被譽為安老界「奧斯卡」的「第十三屆亞太區創新老年照護項目大奬」中大放異彩,囊括兩項大獎!而房協社區及長者服務總監 吳家雯博士 更獲頒全球最具影響養老產業者(Ageing Asia Global Ageing Influencer Award)!頒獎典禮昨晚於新加坡舉行,房協的卓越成就獲得國際認可,我們會繼續為長者提供優質的房屋及服務。

獲獎項目包括:

  • 賽馬會「耆跡再現」健體計劃及賽馬會老友運動計劃 – 體適能樂活耆園(與中國香港體適能總會合辦) 獲頒 年度創新大獎 — 健康樂活計劃(Innovation of the Year – Active Ageing – Health & Well-being Programme)
  • 構建社會資本 – 屋邨為本社區互助支援網絡 獲頒 年度創新大獎 — 社會資本發展(Innovation of the Year – Social Capital Development)
長者食慾不振的應對方法

隨著年齡增長,不少長者會有食慾不振的問題,這不僅影響他們的生活質素,更可能對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導致營養不良,影響整體健康。

營養不良影響身心

長者若長期食慾不振,可能會直接減少營養素的攝取,導致體重過輕、肌肉流失及免疫力下降等問題,這些都會增加患病風險,並延長康復時間。此外,營養不良還可能影響情緒,增加焦慮和抑鬱等心理健康問題的風險。因此,及時採取措施應對長者食慾不振的情況是至關重要的。

應對方法一:少食多餐

長者可以嘗試進行少食多餐的飲食方式。將一日三餐改為五到六餐,每餐份量減少,但增加進食頻率。這樣不僅能減輕進食壓力,還能更容易攝取所需的營養。

應對方法二:善用高蛋白高熱量飲品

選擇高蛋白和高熱量的飲品,例如豆漿、奶類飲品或湯羮(連湯料食)等,能有效補充熱量和營養,幫助長者在不增加進食量的情況下維持體力。 比起清水和茶,這些飲品更能提供所需的能量和蛋白質。

應對方法三:進食較腍滑的食物

對於有咀嚼困難的長者,可以選擇較腍滑的食物,如水餃 / 雲吞、湯粉麵及蒸蛋等。這類食物食物更容易吞嚥,能減少長者對進食的抗拒感,提升食量。

應對方法四:盡早尋求註冊營養師支援

如果長者的食慾問題持續存在,應盡早尋求註冊營養師的專業支援。營養師可以根據長者的具體情況(如探討食量減少背後的生理或心理因素、且考慮口味和進食環境等),提供個人化的飲食建議和按需要建議營養補充飲品,幫助他們增加營養攝取。

長者的食慾不振是個值得關注的問題,透過少食多餐、選擇高蛋白和高熱量飲品,以及腍滑食物,以及註冊營養師的專業指導,可以幫助他們改善飲食,並維持較佳的健康狀況。


撰文: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社區營養服務)註冊營養師 陳星輝

房協社區及長者服務小資訊

房協「長者安居樂」轄下的樂頤居及彩頤居設有食堂,由廚師每日新鮮製作餐點,住戶可以到食堂用膳,或使用送餐服務。而房協營運的護理安老院,均由營養師和廚師精心設計每日餐單,營養均衡且色香味俱全。

了解更多:北角雋悦「雋康天地」、牛頭角彩頤居「喜頤閣」、坑口樂頤居「安頤閣

*此服務由香港房屋協會提供,撰文機構及營養師僅提供內容作教育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