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後遺症情況人各有異,有些長者需要適應口腔和吞嚥肌肉的功能受損,亦有些長者要經歷重新學習運用手腳肌肉。無論是出現吞嚥困難還是四肢功能有變,都對長者的飲食及生活造成不便,容易導致營養不良、缺水或肌肉流失,甚至引起各種炎症(如肺炎等)。如果發現長者進食及吞嚥時經常出現咳嗽或面有難色,甚或將食物含在嘴裏不肯吞下,建議諮詢醫護人員和言語治療師作評估,選擇合適的食物質感和飲品濃稠度。
中風後的營養需要
從飲食中取得足夠營養,才能有健康的體魄面對復康的過程。中風後的營養需要可按健康飲食金字塔的建議份量:
食物類別 | 每天建議份量(以長者為例) |
---|---|
穀物類 | 3-5碗(1碗=5滿湯匙飯、2片麵包) |
蔬菜類 | 最少3份(即1碗半熟蔬菜) |
水果類 | 最少2份(即2個中型或1碗切粒水果) |
肉、魚、蛋、豆及代替品 | 5-6兩(1兩=乒乓球/麻雀大小肉) |
奶類及代替品 | 1-2杯(1杯=240毫升脫脂奶或加鈣低糖植物奶) |
中風後的飲食建議
以下提供面對咀嚼和吞嚥困難,或準備餐膳有障礙的患者而設的建議作參考:
- 水果蔬菜二加三 不能交換取替
水果可選擇粒狀水果如藍莓、士多啤梨,清洗和咀嚼較為容易,亦可以選購市面上已切好小塊的水果盤。若因吞嚥困難需要使用果汁另加凝固粉,建議選購沒有添加糖的純果汁,喝大半杯(180毫升)已經符合1份水果的建議。蔬菜一般纖維量高,若需要改變質感以便進食,可用較高效能攪拌機,或選用容易煮軟的去皮番茄、茄子、冬瓜、節瓜等水溶性纖維較高的蔬菜。 - 選擇優質低脂肪蛋白類
進食含高飽和脂肪食物包括動物油脂如牛油、豬油、肉類家禽的皮骨腩部位置,都是增加低密度膽固醇(即壞膽固醇)的元兇,會增加再次中風的風險。宜改為選用低油脂的瘦肉、魚類或海鮮,並配合低脂肪的黃豆類製品,來攝取足夠蛋白質。吞嚥或咀嚼困難者可遵照醫護人員評估後建議,如有需要可用攪拌機調整肉類質感,軟身的蒸蛋和魚塊較容易作質感調整。 - 選用健康油脂
健康油脂有助維持好膽固醇水平及為體重下降者增加熱量攝取。煮食時宜選用橄欖油、牛油果油和芥花籽油等含豐富單元不飽和脂肪的食油。如沒有咀嚼和吞嚥問題,可食用無添加鹽果仁或種子類如南瓜子或芝麻。咀嚼困難者可考慮將果仁粉或醬狀食品,如花生醬和芝麻醬,添加至飲品和食物中。吞嚥困難者則需避免黏稠食物,所以建議使用以上提及的流質植物油。然而,熱帶油例如椰子油及棕櫚油等含高飽和脂肪的油類或食品皆不建議食用。 - 選擇天然調味料 降低食物中鈉含量
多用新鮮香料調味,例如薑、蔥、蒜、檸檬、大地魚粉、芫荽等,代替高鈉調味品如豉油及醬料。另應減少進食醃製食品例如臘腸、午餐肉、皮蛋、話梅等,可維持血壓穩定,減低再次中風的風險。
最後提醒一下,留意體重變化相當重要。如果發現體重短時間突然下降或有下降趨勢,建議尋找醫護人員及註冊營養師作專業評估,避免營養不良導致身體機能每況愈下影響復康進度及增加入院次數。
撰文: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社區營養服務)註冊營養師 陳瑋嘉
- 房協轄下的日間照護及訓練中心,方便家人按照個人時間表攜同長者到中心接受復康訓練,減低中風後跌倒風險。
- 由房協轄下的營養師設計早點、午餐及下午茶,照顧長者每日營養所需。
*此服務由香港房屋協會提供,撰文機構及營養師僅提供內容作教育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