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退化症,又稱作「認知障礙症」或「失智症」,是由於患者大腦細胞發生病變,導致大腦出現缺損及異常的衰退,影響其功能。患者在記憶、語言、理解、判斷及計算等多方面的能力會下降,進而影響日常生活,嚴重者可出現行為問題並在情緒上有改變,甚至不能自理生活。「腦退化症」並非單純一種疾病,而是能導致上述大腦功能不正常衰退疾病的統稱,其中包括「阿茲海默症」、「血管性腦退化症」、「額顳葉型腦退化症」及「路易氏體型腦退化症」等不同類型,當中又以「阿茲海默症」最為常見。

而在中醫學角度,腦退化症屬「痴呆」和「善忘」等範疇。「腦為髓海」,為「元神之府」,故本病主要由於「髓減腦消,神機失用」所致的一種神志異常的疾病。本病病位在腦,與五臟的心、肝、脾、腎失調有關,多因病者年邁體虛、七情內傷、久病耗損導致氣血不足、腎精虧耗、腦髓失養而成,亦可因氣、火、痰、瘀「上擾清竅」所致。因此,本病多屬本虛標實,本虛為腎精及氣血虧虛,不能上榮於腦,而標實則為氣、火、痰、瘀內阻於腦。臨床治療時當須先辨清其標本虛實,再隨證選穴用藥,才能事半功倍。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相較病後用藥,中醫學更強調「治未病」。「治未病」思想其中兩個核心為「未病先防」及「既病防變」。在疾病發生前,透過日常生活習慣及飲食等方面,調養身體,固護正氣,達至提高抗病的能力。長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藉由穴位按摩,藥膳食療及日常生活注意達到預防及延緩腦退化症的功效。
穴位按摩
- 百會穴
位置:位於頭頂正中線前髮際後5寸處。 - 四神聰穴
位置:位於百會穴前、後、左、右旁開1寸處,共4穴。 - 神門穴
位置:腕部腕掌橫紋上,尺側腕屈肌腱橈側凹陷處。
上述穴位可使用手指指腹向順時針方向輕力按揉1至2分鐘,以稍有酸脹感為度,有助調暢氣血,醒腦開竅,養心安神。
藥膳食療
- 核桃枸杞粥
材料:核桃仁50克、枸杞子15克、黨參15女、白米50克、生薑5克及食鹽適量。
做法:將核桃仁、枸杞子、黨參、白米洗淨,鍋中加入2000ml清水,用大火煮沸,放入核桃仁、枸杞子、黨參、白米及生薑,用文火燉煮至粥成,加入食鹽調味。
功效:補腎助陽,補氣養血。 - 龍眼紅棗茶
材料:龍眼肉15克,紅棗(去核)10克及綠茶2克。
做法:將所有材料洗淨,放入茶杯中,用200ml沸水沖泡,代茶飲。
功效:補氣健脾,養心安神。
日常生活注意
- 清淡及新鮮飲食,避免進食肥膩和煎炸食物,可適量進食補益腎精的食物如核桃仁和山藥等;
- 戒煙酒;
- 調暢情志,避免思慮過度,保持正向思考,平時可多參與社會活動,與他人互動;
- 進行適度、適量且規律的有氧運動,亦須保持充足睡眠,勞逸結合;
- 多思考、進行益智活動,如下棋和閱讀等,亦可嘗試學習新語言及技能。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如有疑問,請先向註冊中醫師諮詢。
撰文: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 富亨社區健康中心(中醫服務)註冊中醫師 李嘉俊

房協轄下護理安老院為患有認知障礙症的長者提供認知訓練,並由物理治療師及職業治療師度身訂造復康運動及治療。
了解更多:北角雋悦「雋康天地」、牛頭角彩頤居「喜頤閣」、坑口樂頤居「安頤閣」
*此服務由香港房屋協會提供,撰文機構及中醫師僅提供內容作教育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