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障礙症:吞嚥困難可致命!

認知障礙症的常見病症包括記憶力衰退、口味改變、吞嚥困難等,其中吞嚥困難的嚴重性經常被人忽視,吞嚥困難如果處理不當,更可對生命構成威脅。

因此,一旦發現自己或家人進食固體食物時難以嚥下,或病患者將食物長時間含在口腔內,就連喝水亦經常嗆着,這可能是吞嚥出現了困難,應立即向醫生求診,或向言語治療師求助,以舒緩吞嚥困難情況。

何謂吞嚥困難?

吞嚥困難是指吃、喝東西時,食物由口部進入胃部的過程出現問題,常見症狀包括花費很長時間進食、咀嚼困難、食物有機會跌入氣管導致嗆着。言語治療師謝仉賢說:「病人進食的速度或會因吞嚥困難而減慢,導致缺水或營養不良,甚至因食物『落錯格』,繼而出現一些併發症如吸入性肺炎、多痰等,情況嚴重會導致生命危險。」

吞嚥困難病人之中,又以同時患有認知障礙症患者較難處理。因為這類病人同時具有吞嚥不良、認知問題及餵食困難障礙,在跟隨指令方面相對不太靈活,未必能配合治療上的策略。因此,在處理方面,需要經常改變食物的質感及黏稠度,以協助他們改善吞嚥困難情況

吞嚥困難策略

針對患有認知障礙症的吞嚥困難病人,可以從餵食技巧及食物飲料的黏稠度兩方面舒緩他們的症狀。

言語治療師謝仉賢建議,餵食前首先要確保病人清醒,再為其做口腔清潔;然後為病人做口部按摩,先由嘴唇開始,接着順序按摩牙肉、下頷的牙齒、舌頭,重複做幾次;按摩完成便可開始餵食,並須提示病人,讓他知道有人要餵他吃東西。

此外,一些認知障礙的病人喜歡在進食時含着食物,除了口頭提示他吞嚥,亦可在餵食時把匙羹輕輕的放在他舌頭上按一下,讓他知道需要做吞嚥的動作。

食物及飲料的黏稠度,要跟從言語治療師的指引,不同的病人可能需要不同的黏稠度。另外,當病人本身需要喝一些黏稠度較低的飲料時,如清水或果汁,可以利用凝固粉改變其黏稠度。

加了凝固粉的流質食物或飲料,會變得較黏稠,病人飲用時會較安全及舒服 。凝固粉無色無味,不會太影響食物或飲料的味道,冷熱均宜。市面上的凝固粉有很多種,大致可分為Starch-based即澱粉配方和Gum-based黃原膠配方,各有優點,選用前應先諮詢醫生及言語治療師的專業意見。

你可能也感興趣:

分享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Except where otherwise noted, the content on this sit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Derivatives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為你推薦

評估吞嚥能力 助長者活到老吃到老

每個人都希望「活到老吃到老」,如果發現家中長輩用餐時,進食時間突然加長,例如一小時以上都未完成一餐,又或者經常吃不下,體重逐漸下降,出現嗆咳,就要當心,因為他可能患上吞嚥困難。

甚麼人會較容易出現吞嚥困難?

房協言語治療師表示,主要有以下兩類人較容易出現吞嚥困難:

吞嚥困難會導致嚴重後果嗎?

吞嚥困難不容忽視,如果沒有適切的治療方案,後果非常嚴重,患者除了有機會在進食時出現嗆咳,亦可能會有併發症,如吸入性肺炎等,甚至死亡。

言語治療師會如何評估吞嚥能力的水平?

言語治療師會從三大範疇去評估吞嚥能力:

  1. 認知評估

首先由認知能力入手,測試是否掌握時地人等基本資訊,如是否知道今天是幾月幾日?認得身邊的人嗎?

  1. 語言評估

了解是否可理解指令,以及是否有足夠的溝通能力。

  1. 吞嚥評估

臨床直接了解患者的吞嚥情況,包括:口肌開合情況(力量及幅度)、進食的表現(飲水有否出現嗆咳?吞嚥後口腔是否有剩餘食物?)等。

家人以怎樣理解評估結果所代表的意義?

家人了解患者的吞嚥問題後,可協助改變他的餐飲習慣。譬如患者進食時間很長,家人在安排膳食時,可避免豬扒、雞翼等有骨食物,或盡量把食物碎上,甚至製作糊餐。

言語治療師有方法可以協助老友記改善吞嚥問題嗎?成功率很高嗎?

言語治療師主要從口肌訓練及吞嚥訓練兩方面,去協助老友記改善吞嚥問題。

  • 口肌訓練

主要針對舌頭活動幅度不夠的患者,例如患者清不到口腔內的菜渣。即時訓練包括利用牙膠,改善舌頭活動的幅度。

  • 吞嚥訓練

主要針對嘴唇活動力量不夠的患者,例如患者進食時會出現會嗆咳,或出現流口水的情況。訓練主要教授如何吞口水,以強化吞嚥肌肉及咽喉肌肉。成功率主要視乎患者的身體狀況。如果患者的身體狀況配合得到,成功率非常之高。

有吞嚥困難的老友記仍可留在家中護理嗎?

絕對可以,但患者必須配合言語治療師的指導。如有需要,亦可選擇院舍一站式的服務。房協兩間護理安老院「安頤閣」及「喜頤閣」,與社署合作,提供免費言語治療的服務。言語治療師每週會指定時間,在兩間院舍提供服務。

了解房協轄下三間護理安老院: 雋康天地 (北角) / 樂頤居安頤閣 (將軍澳) / 彩頤居喜頤閣 (牛頭角)

不一樣的小手作

縱使腦筋和手肌不再靈活如昔,一班患有認知障礙症,或因疾病影響手部機能的長者,為了親手製作一份小禮物給親人,可以去到幾盡?一個由安老院舍復康部舉辦的手作坊如何引發老友記的潛能,把別人眼中的「不可能」變成可能?

「很感恩獲得上司、住客及家屬們的欣賞和信任,讓我帶領這個手作坊。即使長者身體機能衰退,甚至患上認知障礙症,他們還是努力地完成每件作品,藝術作品沒有優劣之分,只是欣賞角度不同,期望長者能在製作和欣賞作品的過程中,學會欣賞自己及其他長者的不完美,相信老有所為。」安頤閣復康部的復康助理陳艷芬﹝阿芬﹞分享她對舉辦「認知小組手作坊」的期望。

增強自信 學習欣賞不完美

阿芬於安頤閣擔任復康助理前,曾當手工班導師教授特殊兒童及殘疾人士製作小手作。入職安頤閣後,於2015年獲復康部的職業治療師推薦,負責帶領「認知小組手作坊」,由評估長者能力,構思內容,預備材料,到教授長者完成小手作,都由阿芬一手包辦。

阿芬說:「每次構思製作新作品時,都要考慮個別長者的能力和需要訓練之處,預備合適的材料和工具,務求讓有身體殘障或患有認知障礙症的長者都能自己完成作品。」  

訓練小手肌 提升認知力

藝術治療是職業治療的其中一個範疇,「認知小組手作坊」的導師運用不同的手工材料、工具和製作技巧,訓練參加者的小手肌和專注力,亦可作感觀刺激,提升認知障礙症患者的認知能力,同時有助提升參加者的心理質素和社交能力

阿芬表示,很高興有些長者於製作手工時,自發互相幫助,這種互動不但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可加強他們的社交及溝通能力。

「認知小組手作坊」以二人一組,每節四十五分鐘,參加者均由職業治療師轉介。阿芬指,長者能在課堂中八成時間保持專注,已十分成功。「長者最少需要三堂才能完成一件作品,很多參加者為了多送一份親手製作的禮物給兒孫,會主動要求製作多一份,可想而知他們是多麼記掛家人,期望在能力範圍內把最好的送給摯愛。」

了解房協轄下三間護理安老院: 雋康天地 (北角) / 樂頤居安頤閣 (將軍澳) / 彩頤居喜頤閣 (牛頭角)

愛老護「腦」之健腦有妙法

年紀大機械壞,人腦如機械一樣停工太久必生鏽出故障。如果老友記對原本輕易能記得的事情開始出現困難,常常忘記要做什麼、常常忘記他人的名字等,那麼就有必要為腦筋做做運動。

以下五招健腦妙法,各位老友記不妨多做多試:

  • 多做運動

常做太極拳、瑜伽、健體操等身心運動的長者,不論在認知能力及學習能力,都比只做運動或不做運動的長者高,建議連續三至六個月,每星期進行三次30分鐘或以上的身心運動,有助強化腦力。

  • 多玩智力遊戲

除了看書、下棋、砌圖及玩牌外,「數獨」、「找不同」及扭計骰都可鍛煉認知及記憶力,這些遊戲包含文字及圖畫,可在視覺上刺激長者腦部,而長者進行遊戲時需要不斷思考、分析及記錄,增強腦筋思考,從而鍛鍊認知能力。

  • 良好睡眠習慣

事實上,睡眠質素良好的人,不但精神煥發,頭腦也會清晰,活力和體力也會增強。若睡眠不好或有失眠困擾,不但經常顯得精力不佳,情緒也會出現問題,甚至容易神經衰弱,記憶及判斷力也會減弱。所以要保持頭腦健康,必須調節好睡眠,保證每天有7-8小時的睡眠時間。

  • 學習新事物

年長者若多接受新挑戰、多學習新事物,對大腦思考、認知功能提升大有好處。學習新事物,有助長者運用思考能力,幫助維持大腦靈光,訓練心智能力及提升認知功能。有些長者喜歡在退休後,學習識字和書寫,學習一門藝術和興趣,例如攝影及油畫創作。甚至有研究發現,學會用另一隻不常用的手書寫,也有助提升大腦運作。

  • 擴濶圈子

衞生署出版的期刊《非傳染病直擊》研究顯示:「社交圈子狹窄的人士患上痴呆症的風險,較社交圈子廣濶的人士高 60%。中年時單身、離婚或喪偶的人士於晚年患阿茲海默氏症的風險,是中年時已婚或同居的人士的 1.8至2.5 倍。已在中年時已喪偶的人,於晚年患阿茲海默氏症的風險則會顯著增加 7.7 倍。」因此,期刊建議長者應經常與親朋好友聯絡,參加聯誼會 或嘗試每天花點時間與人交往。

老友記,切記,人可以退休,但腦筋永不可退休的哦!

你可能也感興趣:


防衰老運動

你會否覺得自己身體無力,體力一年不如一年?你是否經常感到疲倦,不想外出?你行走時有否感到困難,步態緩慢?上樓梯有否覺得吃力?最近有否在沒有明顯的原因下日漸消瘦?如果你發覺有以上的情況,你有可能患上衰老(Frailty)的症狀!

其實,衰老並非老化過程的必然結果!根據專家定義,「衰老」是指長者身體機能退化及體力下降的一種臨床症狀,令抵抗力也變得脆弱。

衰老可分為體能衰老(Physical Frailty)和認知功能衰老(Cognitive Frailty), 可分別演變成肌肉減少症和認知障礙症。相對於一般長者,衰老的長者跌倒、殘障、住院以及死亡的風險也會增加。幸好,體能衰老可以透過健康的生活模式,尤其是持久的運動習慣來改善。

運動可預防和延遲衰老

適當的運動既有助預防疾病,例如心臟病、中風、糖尿病和癌症等;又能增強心肺功能,維持肌肉力量及預防跌倒,更可改善認知能力,紓緩抑鬱情緒,對長者的身心健康都有正面的影響。不少研究顯示,多元化的運動,特別是強化肌肉的訓練,配合帶氧運動如健步行和平衡運動,有助改善衰老長者的肌力、平衡和活動能力,甚至可把身體衰老的狀況逆轉。

預防衰老第一步:增加活動量

要預防衰老,長者第一步可以做的,就是應儘量增加活動量,多些步行,減少靜態生活模式。

長者應按自己的能力和喜好,選擇合適和不同類型運動,包括帶氧、強化肌肉、伸展和平衡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