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護心食療

心臟病是所有心臟疾病的統稱,可分爲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肌炎及先天性心臟病等各類型的心臟病。其中以冠心病最為常見,亦是心臟病死亡的主因。註冊中醫師談秀梅建議從調節日常生活著手去防患於未然,包括控制體重、管理壓力等。

時刻警惕冠心病

冠心病的發作是由於冠狀動脈(通向心臟的血管)內有血凝塊堵塞而影響心臟供血,常見的特徵性表現是壓榨性中央胸痛,疼痛可擴散至胸部,或轉移至頸部和下頜,或出現胸部輕度不適、呼吸急促、出汗、眩暈、面色蒼白等。所以在劇烈運動及勞累過後,出現胸口翳悶,或胸口被壓迫的感覺,便應有所警惕。

心臟病常見的病因為:

  1. 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膽固醇)或有心血管病的家族病史;
  2. 不良飲食習慣;
  3. 體型肥胖或缺乏運動者;
  4. 吸煙及酗酒者;
  5. 長期處於壓力或過份操勞、精神緊張或缺乏睡眠者。

中醫角度而言,心臟病屬於「胸痹」或「心悸」的範疇,與現代心臟病脗合。「胸痹」以胸部悶痛、甚至胸痛徹背,喘息不得臥為特徵,輕者則感到胸悶或呼吸欠暢順,重者則出現胸痛,甚至感到心痛徹背及背痛徹心。「心悸」 以心中自覺跳動,驚慌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為主。

心脈痹阻致心臟病

中醫形成本病的病機為心脈痹阻,由以下因素逐漸形成:

  1. 年老體虛:中年以後,五臟漸衰,當中又以心、腎二臟與心臟病關係最為密切
  2. 飲食不節:過量食用肥甘厚膩之品,損傷脾胃,脾虛失運,濕而成痰並阻滯血脈
  3. 情志失節:過度憂思悲恐等影響氣機運行,導致臟腑氣滯血瘀
  4. 勞逸失調:缺乏運動或過度勞累,皆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或耗傷心神

心臟病雖然可怕,但亦可從日常生活去調節及預防:

  1. 避免吸煙、飲酒;
  2. 定期監測血壓、血糖及膽固醇;
  3. 控制體重,維持適量的運動、避免超重或過度肥胖;
  4. 均衡飲食,避免進食高脂、多油、多鹽及高糖的食物。多食用植物蛋白、含豐富維生素C及高纖維食物等,切忌飲食過量及暴飲暴食;
  5. 保持充足睡眠,每天睡7至8小時,避免熬夜或過度疲勞;
  6. 調節情緒,管理壓力,保持心情調暢;
  7. 運動時若出現身體不適、胸口翳悶的情況,休息後仍並無改善,應儘快求診。

中醫治療心臟病時需分清虛實,根據患者的脈象、舌象、臨床症狀、體質等作出辨證。實證需化痰、活血,虛證需溫經、補益,虛實夾雜則需要同時兼顧治療。以下談醫師介紹的食療有滋養心血之功效,適合心陰不足偏虛之患者。

滋養心血食療 – 黑豆麥米紅棗糖水

材料:

京柿乾(北京柿餅)3個
黑豆30克
麥米60克
紅棗(去核)9枚
冰糖適量


療效:

京柿性味甘寒,有潤心肺之功
黑豆性味甘平,有活血利水的功效
麥米性味甘平,有養心陰、養肝氣的功效
大棗性味甘溫,能補脾和胃,益氣生津


製法:

柿乾切成3-4等份,黑豆略炒,將黑豆、京柿、麥米、紅棗略用清水清洗乾淨,放入鍋內,清水約8碗,加入冰糖,煮至約剩餘2碗即可。可早晚食用。

註:糖尿病及痛風患者需注意,糖尿病患者可自行將柿乾及冰糖除去,通風患者則可將黑豆除去。若有任何疑問,請向註冊中醫師查詢。

撰文:香港防癆會—香港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灣仔區)註冊中醫師談秀梅

你可能也感興趣:

分享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Except where otherwise noted, the content on this sit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Derivatives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Recommendations

拆除心血管炸彈 香港心臟專科學院分享護心秘笈

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數據顯示,心臟病是香港第三號殺手,而冠心病更是引發心臟病發死亡的主因。香港心臟專科學院去年進行的問卷調查發現,受訪的1,005名市民中,幾乎所有受訪者(99%)最少有一個「心血管炸彈」(風險因素)。

預防勝於治療,你又是否屬於高危一族?在生活習慣上又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不如由香港心臟專科學院義務司庫陳國強醫生,為大家講解冠心病的風險因素及護心秘笈。

冠心病是否等於心臟病?跟年紀有很大關係嗎?

心臟病是不同心臟疾病的統稱,當中又以冠心病為常見。除冠心病外,亦包括其他,例如:心瓣疾病、心律不齊、先天性心臟病、心肌疾病(如心肌肥厚)。

冠心病是退化性疾病,是指由於心臟血管退化,令冠狀動脈出現粥樣硬化,導致心肌缺血而引起的心臟病,與年紀有很大的關係。

冠心病有什麼常見的症狀?

冠心病最典型的徵狀,是胸口痛(醫學上稱為心絞痛)。當你在做運動、上落樓梯或追巴士時,因為心肌缺血,於是會突然感到胸痛、胸悶,甚至會連身體其他部位亦會覺得刺痛,如手臂、頸部、下顎等,此外亦可能會出現氣促、頭暈等情況。稍事休息後,疼痛情況會有所紓緩。

除心絞痛外,冠心病亦會引致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梗塞(醫學上亦可稱為急性冠狀動脈綜合症)是指心臟肌肉突然得不到血液供應,造成肌肉組織壞死,嚴重會失去知覺甚至猝死。

不過部分病人可能會無病徵。以糖尿病患者為例,受病情影響,感受痛的神經組織受損,可能無明顯病徵,臨牀上亦比較難判斷患者是否有冠心病。

甚麼時候需要找醫生跟進?

如果發現自己做運動或活動時胸痛、胸悶,而且容易氣促,就應及早求醫。若病情穩定,可靠藥物控制,並在飲食作出風險管理,如少糖、少鹽、少油。

但如果出現冠心病的先兆,如運動能力減低、運動時胸口疼痛、心跳混亂、暈眩氣促,病人必須加倍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並諮詢醫生的意見。

萬一遇上急性心肌梗塞,等待送院時,家人應該做甚麼?

家人若發現病人胸痛情況嚴重,已電召救護車,在等待送院時,應保持鎮定,並要求病人停止工作,立即坐下休息。若有藥物如「脷底丸」(擴張心臟血管藥物)在身,就應立即服用(「脷底丸」則置於舌下)。如果情況未能得到紓緩,3至5分鐘後,可再次服用「脷底丸」。

患者如有心跳停頓情況,家人若曾經接受急救訓練,可為患者進行急救,施行心肺復甦法,幫助患者。

治療急性心肌梗塞一定需要「通波仔」嗎?風險高嗎?

治療急性心肌梗塞,重要是將閉塞的血管打通,主要有以下三個治療方案:

  • 導管方法:「通波仔」手術
  • 藥物方法:血栓溶解劑
  • 外科手術方法:緊急「搭橋」手術

藥物方法有一定限制,部分病人並不適用,如已有出血情況或出血風險高的病人。緊急搭橋手術是比較少採用的一種方案。

至於「通波仔」手術,手術風險因人而異。不過一般而言,急性心肌梗塞的手術比非緊急手術風險較高,因為這類急症病人的心跳不正常比例較高,血壓也不穩定,因此手術可說是分秒必爭。

什麼人較易患上冠心病?長者在生活習慣上可如何預防患上冠心病?

冠心病的風險因素包括:

  1. 三高:即高糖(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
  2. 吸煙
  3. 飲食不健康
  4. 肥胖
  5. 年齡:年紀愈大,風險愈高
  6. 家族史:家族成員曾患心臟病,會增加患病風險
  7. 性別:男性多於女性,但五、六十歳後機會相若

要預防冠心病,宜改善生活習慣,以減少風險因素,例如戒煙、均衡飲食、控制三高、多做運動、保持健康身型等。運動要量力而為,循序漸進,進行合適的活動。

長者有需要定期為冠心病進行檢查嗎?

如果長者有冠心病的病徵,如胸口痛、氣促、頭暈等,應立即找醫生進行檢查,心臟檢查包括心電圖、超聲波影像檢查、電腦掃描、心導管檢查等。

如果沒有病徵,長者應留意自己是否屬於高危一族。若發現自己風險偏高,可與家庭醫生或心臟科專科醫生商討,是否需要作進一步的檢查。此外長者亦宜定時監察身體狀況,如量血壓、量體重等。

你可能也感興趣:

運動由簡單做起

要有健康的身體,就必須有適當的運動。但不少長者往往因害怕受傷而不敢運動,久而久之便容易因少運動而引致身體出現毛病。其實只要由簡單的運動開始,循序漸進,持之以恆,不但可以預防身體機能退化,更可改善心理健康。從今天起,展開您的運動大計吧!

  • 選擇適合的運動:

初作運動者可選擇較輕量的運動。耐力訓練(如太極、門球、游泳、健康操等)和重力訓練(如舉水樽、踢沙包等)都可選擇,只要節奏不太急,體力又能應付就可以。

  • 時間控制得宜:

每次運動時間可由10至15分鐘開始,慢慢提升至每天30分鐘至1小時。

  • 熱身不能少:

5至10分鐘的熱身及伸展運動能令身體各組織得以預備,增進身體肌肉及關節柔軟度,減少受傷機會。

  • 不過量運動:

運動時,呼吸會輕微增加,但應仍可自若地談話。運動過後,肌肉不應過分酸痛。運動時若出現劇痛、氣喘、胸口絞痛、暈眩、噁心、嘔吐等不適,應立即停止運動,並盡快求診。

長期患病亦可運動
糖尿病患者        運動不要超過60分鐘,以免血糖過低,並帶備醣類作補充。
高血壓患者多利用大腿、腰背等大肌肉做運動,例如步行、健身單車、社交舞等。
膝關節炎患者應避免行樓梯、行斜路或阻力大的健身單車。
腰背痛患者運動時注意姿勢正確,保持腰背挺直。


參考:衞生署長者健康服務網站

你可能也感興趣:

防衰老運動

你會否覺得自己身體無力,體力一年不如一年?你是否經常感到疲倦,不想外出?你行走時有否感到困難,步態緩慢?上樓梯有否覺得吃力?最近有否在沒有明顯的原因下日漸消瘦?如果你發覺有以上的情況,你有可能患上衰老(Frailty)的症狀!

其實,衰老並非老化過程的必然結果!根據專家定義,「衰老」是指長者身體機能退化及體力下降的一種臨床症狀,令抵抗力也變得脆弱。

衰老可分為體能衰老(Physical Frailty)和認知功能衰老(Cognitive Frailty), 可分別演變成肌肉減少症和認知障礙症。相對於一般長者,衰老的長者跌倒、殘障、住院以及死亡的風險也會增加。幸好,體能衰老可以透過健康的生活模式,尤其是持久的運動習慣來改善。

運動可預防和延遲衰老

適當的運動既有助預防疾病,例如心臟病、中風、糖尿病和癌症等;又能增強心肺功能,維持肌肉力量及預防跌倒,更可改善認知能力,紓緩抑鬱情緒,對長者的身心健康都有正面的影響。不少研究顯示,多元化的運動,特別是強化肌肉的訓練,配合帶氧運動如健步行和平衡運動,有助改善衰老長者的肌力、平衡和活動能力,甚至可把身體衰老的狀況逆轉。

預防衰老第一步:增加活動量

要預防衰老,長者第一步可以做的,就是應儘量增加活動量,多些步行,減少靜態生活模式。

長者應按自己的能力和喜好,選擇合適和不同類型運動,包括帶氧、強化肌肉、伸展和平衡運動。

解讀長者定期驗身所需

坊間有說「年年驗身,令你放心」,究竟這句俗語孰真孰假,是否每個人都需要定期每年進行驗身?

驗身的範疇應包括那些項目,如何解讀驗身報告等,關於身體檢查有十萬個為什麼,以下是一些關身體檢查的知識,有助解讀定期驗身的意義及需要,讓老友記可以先了解、後行動。

為何要定期驗身?

「年紀大、機器壞」,隨著年紀增加,人到中年後就應定時做健康檢查。檢查的主要目的是及早發現疾病,因為當中有很多慢性疾病及其併發症,都對長者構成莫大的影響,例如糖尿病、高血壓、中風等均在長者中較為普遍,若及早發現令病情盡早受到控制,便可減少併發症的機會。

此外,驗身的另一目的,就是為長者進行健康風險評估,以瞭解長者是否有健康高危因素及不良生活習慣,例如飲食不當、缺乏運動、有吸煙習慣等,又或涉及功能障礙,例如弱聽、視力問題、平衡力欠佳及肌肉無力等,從而提供適當的糾正、輔導、轉介及健康忠告,使長者改變生活習慣,以減低患病或意外之風險。

應多久驗身一次?

醫學上並沒有註明相隔多久進行驗身是最有效的,但往往為了方便易記,大都建議每年驗身一次,其實每一個人要隔多久才驗身,是要視乎其個人健康紀錄、家族病歷及首次的檢驗結果而定,最好是由他們的家庭醫生因應他們獨特的情況作出度身訂造的建議。年滿六十歲或以上長者可參考建議每年驗身一次,而有糖尿病、疾病家族史和膽固醇高者,則或需要加密檢查次數。

除了定期驗身,老友記還需注意有些疾病的轉變及惡化的速度,未必能通過驗身來發現。因此,就算做了身體檢查,平日身體如有任何不適,都須及早就醫。

房協Elderly Resources Centre致力在社區推廣「長者友善家居」及樂齡科技的應用,並設計了不同主題的健康探索團、導賞團及體驗團,由專人帶領參觀及講解,查詢 2839 2882.

你可能也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