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長者有膝蓋痛的情況,上落樓梯,甚至平地走路都有困難,影響日常生活。現在由房協護理安老院「安頤閣」一級物理治療師張秀儀,為大家講解膝蓋痛的原因及治療方法。

長者膝蓋痛的主因是甚麼?哪些人更易出現膝蓋痛呢?
主要是因為身體老化,造成膝關節退化,繼而引起痛症。由於日常生活中,很多動作都需要下肢來支撐著全身體重,而往往膝關節是主要承重的關節;膝關節同時是活動關節,有很多時候要活動,所以隨著年齡增長,膝關節中的軟骨容易被磨損,造成骨碰骨的情況,引發膝蓋痛。
膝關節痛的風險因素包括:
- 超重或肥胖,較高的體重會為膝關節帶來更多負荷
- 身體穩定性低,例如十字韌帶曾經受傷
- 經常站立或蹲下,例如長期從事清潔或維修等工作
膝蓋痛可以透過甚麼檢查來了解病因?有甚麼是常用的止痛方法?
患者可以找普通科醫生、骨科醫生或物理治療師作詳細檢查。檢查會針對肌肉及關節,主要觀察膝蓋的移動,以及移動時有否發出聲響等。醫生或治療師稍後可能建議患者作進一步的檢查,例如X光(觀察骨頭有否退化)或磁力共振(檢查軟骨及韌帶的狀況)去判斷痛症的原因。
止痛方面,醫生一般會先處方一至兩星期的消炎止痛藥,再安排超聲波或其他儀器的物理治療,來幫助復原及止痛。另外,患者亦可遵循醫生或治療師的指示,自行熱敷或冷敷患處,並以運動訓練腿部肌肉,因為膝蓋附近的肌肉力量偏弱時,壓力容易大幅加諸於膝關節上。推拿、針灸或按摩也是一部分人常用的止痛方法。
萬一遇上膝痛,在物理治療方面,可以怎樣處理?
首先物理治療師會為患者作檢查。如果膝痛的病因是肌肉緊繃或拉傷,治療師會利用儀器,例如超聲波或衝擊波,幫助放鬆肌肉,從而處理膝痛。當膝痛的原因是結構上的問題,如軟骨磨損,情況嚴重時需要接受換膝關節手術。但於公立醫院輪候換膝關節手術的時間一般需時數年,等候期間,患者可進行物理治療以舒緩痛楚,物理治療師也會指導患者做適當的運動,協助治療。
生活習慣上,可以怎樣幫助預防及治療膝痛?
長者在日常生活中可注意以下重點,以幫助預防及治療膝痛:
- 避免膝關節長時間大幅度彎曲,像是蹲下或跪著。因為這些動作會給予膝蓋很大的壓力,建議不要持續五分鐘
- 如需Exercise,建議長者採用平地行走,代替上落樓梯,這類動作對膝關節都會帶來耗損
- 避免攜帶過重物件,因為重物加上自身體重會為膝關節帶來沉重的負擔
保健食品,例如葡萄糖胺,可以幫助減少膝蓋痛的情況嗎?
有研究顯示,葡萄糖胺等的保健食品是有助修復軟骨,而有部分患者透過服用葡萄糖胺,有效改善膝蓋痛。可是保健食品不是藥物,止痛效果因人而異,視乎膝關節痛症的原因、程度及其他因素,建議患者服用前可先諮詢醫生或治療師。
在安老院舍中,有什麼活動幫助長者預防或處理膝痛?
以房協護理安老院「安頤閣」及「喜頤閣」為例,我們會為院友安排合適的運動班,如拉筋和腿部運動,預防膝痛。我們也有駐院的物理治療師,如有需要,可為院友快速安排相應的物理治療,以處理痛症。日常中,如發現院友擺出不良姿勢,當然會開聲提醒,減低任何膝關節受傷或惡化的機會。
了解房協轄下三間護理安老院的物理治療服務: 雋康天地 (北角) / 樂頤居安頤閣 (將軍澳) / 彩頤居喜頤閣 (牛頭角)
實用資訊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