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越來越著重健康教育,大眾對身體疾病有了更多的認識和關注,可是對於精神與情緒上的健康,卻相對難以掌握。所謂病向淺中醫,我們特別邀請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精神醫學系臨床副教授陳偉智醫生作出講解,使大家更懂得如何關心自己及親友的心理健康。
從老年精神病學的角度出發,長者最常面對哪些精神或情緒上的問題?
陳醫生表示,長者在精神健康方面最常遇上的問題可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是年輕 / 成年人士及長者同樣會遇上的精神健康問題,例如是抑鬱症、焦慮症等較常見的情緒病,又或是病情較嚴重及相對個案較少的思覺失調症等。然而,出現於年輕 / 成年人士與長者身上的病徵和切合他們的治療方案,是有所分別的。
相對於長者,年輕 / 成年患者本身較容易掌握「負面情緒」、「情緒低落」、焦慮或抑鬱等概念,從而較主動尋求相關協助或資訊。至於年長患者,他們一般較少留意自己的情緒問題,而較著重於自己身體或肢體上的毛病,如頭部、腰部、肺部等等。
至於第二類常見的長者精神健康問題,是一般年輕 / 成年人士不會遇上的,例如認知障礙症,此病的一大高危因素是年齡的增長。許多長者及家人均有「年紀大,一定機器壞」的固有想法,容易忽略或延誤了求醫的需要,有機會影響病情。
陳醫生指出,認知障礙症本身是個複雜的疾病,既有機會影響記憶力、語言能力及判斷力之餘,在許多患者身上亦會出現一種或以上的「行為和心理症狀」,如幻覺、妄想、躁動或睡眠問題等,因此精神科、老人科、腦內科及家庭醫學均會處理認知障礙症的個案;當有需要時,各個專科的醫生會因應患者身體狀況而互相轉介。
相比起身體疾病,長者的精神病患是否較常被忽略?
的而且確,市民大眾對精神健康的病徵之認識,會較身體健康的病徵貧乏,有機會誤以為不開心的情緒是平常事,從而掉以輕心。陳醫生分享,以往曾有許多認知障礙症長者的個案,患者已到了較為嚴重的階段才求診,例如他們已無法辨認家人的樣貌,又或情緒已變得極為低落、長期拒絕外出,甚至失去生存意欲等等。
不過相比十多年前,現今市民普遍對精神病患已有了較深刻的認識,這有賴於近年許多政府 / 非政府機構,在健康教育工作方面下工夫,讓大眾能夠更早認識情緒上的問題。
大家可怎樣察覺到身邊長者或出現了精神病患?
關於不同的精神情緒病患,病徵都不盡相同,因此不能一概而論,而作為普羅大眾亦難以清楚分辨得到。陳醫生提出,大家可多留意家中長者或鄰舍有否情緒上的劇變,無緣無故變得十分情緒低落、焦慮或緊張,跟過往的性格截然不同。
此外,亦要多留意身邊長者有否出現記憶轉差的情況,還有日常生活開始出現困難,例如無法處理家務或較複雜的財務、容易迷路、不願意參加朋友聚會等,又或是情緒波動、對自己或他人出現暴力行為等,這些都有可能是精神情緒病患的徵狀,因此宜著手尋求家庭醫生的意見,有需要時會再作相關專科的轉介。
有一點大家需要注意:當長者前往求診時,家人或照顧者(如家傭)必須陪同前往,因為他們所能提供的資料極之珍貴,它們往往是長者本人並不會主動跟醫生披露的資訊,例如他常常出現罵人的行為等。
怎樣分辨老年「思覺失調」與「認知障礙症」?
思覺失調症患者有機會出現妄想或幻覺等情況,而少部分認知障礙症的患者,亦同樣會出現這些問題,那究竟兩者可怎樣區分?從醫學角度來說,會了解是哪方面的問題先出現。舉例說,患者是先遇到記憶及認知能力轉差的情況,然後才開始出現妄想與幻覺等問題;還是先出現的是妄想與幻覺?此外,亦會視乎患者哪方面的問題較為嚴重。
還有就是需要了解患者過往的病歷,例如在他年輕的時候,是否已出現思覺失調的病徵?因為一般而言,思覺失調的發病年齡會較早,像是20 – 30 歲的階段。若果患者過去並沒有思覺失調的病歷,而是到了年紀漸大才開始記憶力下降,並常常懷疑別人偷自己的財物,那麼他便有更大機會是屬於認知障礙症。正如前面提到,詢問患者家人或照顧者是十分重要的一環,過程需要「旁敲側擊」,來自他們日常生活觀察所得的資訊,對於斷症有很大幫助。
坊間目前有哪些協助「隱蔽長者」的服務和資源?
由於「隱蔽長者」沒有家庭的支援,亦沒有正常社交生活,因此在一般的社區資源網絡並無法與這群長者有所聯繫。此外,他們或會有較嚴重的身體疾病,如慢性肺阻塞或中風,並不方便外出,即使他們知道坊間有長者中心都難以前往求助。
可幸的是,政府於全港各區的「長者地區中心」或「長者鄰舍中心」設有外展服務,他們會嘗試接觸隱蔽或獨居長者,主動致電他們提供支援或上門探訪、為他們安排合適的社福服務如陪診或情緒輔導等。
陳醫生建議,若大家發現鄰舍中出現隱蔽長者,首先可由自己出發關懷對方、伸出援手。此外,亦可到附近的長者地區中心或長者鄰舍中心,通知相關職員,他們會嘗試接觸這些長者。另外,社會上許多非政府機構亦有為長者提供社區支援網絡,大家可善用這些資源,讓有需要的長者一步步走出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