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益腦食療

中醫學稱腦退化症為癡呆病,是以注意力下降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神志疾病,主要以中藥配合針灸進行治療,以達致補益脾腎、益智開竅的效果。此外亦可透過飲食,降低患上腦退化症的風險。

腦退化症是一個統稱,包括約十多種腦部退化病症。腦退化症人士會在注意力、執行能力、記憶力、語言能力、感覺及動作整合、社交能力等方面出現明顯的退化,並對生活造成影響,甚至可能出現性格轉變、日夜顛倒、妄想或幻覺等情況。

中醫:腦退化症=癡呆症

癡呆病的病因以內因為主,由於七情內傷、久病不復、年邁體虛等,致氣血不足,腎精虧虛,痰瘀阻痹,漸使腦髓空虛,腦髓失養,是以注意力下降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神志疾病。

本病基本病機為髓減腦消,神機失用;病位在腦,與心肝脾腎功能失調密切相關。 其證候特徵以氣血、腎精虧虛為本,以痰濁、瘀血之實邪為標,臨床多見虛實夾雜之證。

中醫辨證論治主要分為四種類型,即髓海不足、脾腎兩虛、痰濁蒙竅及瘀血內阻,主要服用中藥,並同時配合針灸進行治療,以疏通經絡,調理氣血,達致補益脾腎、益智開竅之用。

  1. 髓海不足
    • 臨床症狀:記憶力和思考明顯減退,伴頭暈耳鳴,神疲乏力,懈惰思臥,腰酸腿軟,步行艱難。

  2. 脾腎兩虛
    • 臨床症狀:表情呆滯,沉默寡言,記憶減退,失認失算,口齒含糊,詞不達意,伴氣短懶言,體倦乏力,食少納呆,口涎外溢,腰膝酸軟,或四肢不溫,腹脹怕冷,喜溫喜按。

  3. 痰濁蒙竅
    • 臨床症狀:表情呆鈍,智力衰退,或哭笑無常,喃喃自語,或終日無語,伴不思飲食,脘腹脹悶,痞滿噯氣,口多涎沫,頭重如裹。

  4. 瘀血內阻
    • 臨床症狀:表情遲鈍,言語不利,善忘,易驚恐,或思維異常,行為古怪,伴肌膚甲錯,口乾不欲飲,雙目暗晦。
食療推介:核桃杏仁糊

通過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攝取,可降低患上腦退化症的風險。今次為大家送上核桃杏仁糊。

食材

核桃性味歸經功效
傳統上,人們喜歡「以形補形」。根據現代醫理研究,核桃含有Omega-3,當中的DHA和EPA有助阻止「β類澱粉蛋白質」斑塊累積,避免造成腦神經元損傷,引發一連串記憶、認知與整體心智功能的退化。甘,溫。歸肺、腎、大腸經。補腎強腰,溫肺定喘,潤腸通便。
杏仁性味歸經功效
如若血漿中的維他命E濃度低,人的記憶力也會比較差。根據《美國醫學會期刊》一份研究報告,高劑量的維他命E顯著減緩阿茲海默症的退化進程。杏仁含有豐富維他命E,足以補充維他命E。苦,微溫,有小毒。歸肺、大腸經。止咳平喘,潤腸通便。


杏仁蓮子核桃糊(素)(2人份)

材料熟杏仁、蓮子及核桃各35克
步驟1.      將熟杏仁果及熟核桃搗碎。
2.      牛奶隔水加熱,加入糖拌勻後,再慢慢加入所有材料,且一邊攪拌均勻即可。


如有任何疑問,請向註冊中醫師或專業醫護人員查詢。

撰文:香港防癆會—香港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灣仔區)註冊中醫師陳家祥

你可能也感興趣:

分享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Except where otherwise noted, the content on this sit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Derivatives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Recommendations

麥得飲食法助預防腦退化

隨著年齡漸長,腦筋有時或會不聽使喚,例如出門會忘記帶鎖匙、忘記服藥等。要減低腦退化風險,及早改善飲食習慣是其中一個有效方法,今次介紹的「麥得飲食法」 (MIND diet) ,就有助預防認知障礙症。

早年研究指出,「地中海飲食法」 (Mediterranean Diet) 能有效預防各種長期疾病。 這個飲食法包括7大飲食原則:

  1. 攝取大量的植物性食物,包括蔬果、豆類、香草等
  2. 選擇全穀類作為主要的碳水化合物來源
  3. 每週至少吃2次魚類或海鮮
  4. 適量食用乳製品、蛋及雞肉
  5. 少吃紅肉及加工食品,例如午餐肉,火腿、煙肉等
  6. 可適量飲用紅酒,每次不多於120毫升
  7. 使用橄欖油
地中海飲食法有其局限

然而,地中海飲食法在現今食物選擇較豐富的世代有其局限,例如食物份量、調味料的使用等。因此,近年有研究人員將地中海飲食法,與其他飲食法結合,成為集各家之大成的「麥得飲食法」。而這個飲食法更早於2014年,已有實驗支持其對於降低阿茲海默氏症(認知障礙症)的效果。

麥得飲食法由下列8種食物構成:

  1. 綠葉蔬菜類:例如菠菜、菜心等,每週至少6碗
  2. 其他顏色的蔬菜:例如紅蘿蔔、洋蔥等,每天至少1碗
  3. 堅果類:選擇無鹽,每週5份,每份約一手份量(30克)
  4. 莓類:例如藍莓,每週至少2份
  5. 豆類:例如豆腐、紅腰豆等,每週至少3次,每次約半碗
  6. 全穀類:例如燕麥,每天至少3份,每份約一碗
  7. 魚類:一星期至少食一次
  8. 家禽類:去皮,每週至少2份
麥得飲食法集各家大成

麥得飲食法亦有加入地中海飲食法提倡的橄欖油及紅酒(每天120毫升),然而採用與否,由個人決定。食用油方面,可以是任何一種含豐富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例如以葵花籽油、粟米油代替皆可。

麥得飲食法以抗氧化物豐富及膳食纖維高的食物為本,當飲食安排可以滿足到其飲食原則,就可再下一城,少吃以下5類食物,以減低身體形成「β澱粉樣蛋白斑塊」 (β-Amyloid plaque),進一步降低患上阿茲海默氏症的風險。

5類食物包括:

  1. 牛油或人造牛油:每天少於1湯匙
  2. 蛋糕及各種甜食:不要連續兩天食用
  3. 紅肉:例如豬、牛、羊肉,每週少於4次
  4. 全脂芝士:每週不多於一份,每份約30克或2片
  5. 油炸食物:每週最多吃一次

希望大家從中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健康飲食方法,為身體種下更多健康種子。

撰文:香港中文大學營養研究中心 註冊營養師(澳洲) 施穎軒

中大教授醒腦錦囊助預防認知障礙

認知障礙症是一種腦部退化疾病,因腦細胞出現病變,導致腦功能逐步衰退。近年認知障礙症備受社會關注,全球每3秒就有1人確診,而香港作為全球最長壽的城市,患有認知障礙症的人數正不斷增加。究竟認知障礙症是否可以預防?參加社交活動如打麻雀,又是否可以減低患病風險?大家可參考以下由中文大學精神科學系教授林翠華,提供的醒腦錦囊及病症相關知識。

「認知障礙症」是否等於「老年痴呆症」或「輕度認知障礙」

我們多年前將「老年痴呆症」易名為「認知障礙症」。認知障礙症分為輕度(mild)及主要(major)兩種,即「輕度認知障礙」及「認知障礙症」。要注意的是,輕度認知障礙並沒有「症」字,因為這並不算一種病。如有輕度認知障礙,只代表長者有認知功能退化,但仍可處理大部分日常生活的大小事。而患上認知障礙症的人士,則經臨床斷定為有認知缺損。

以我們曾進行的五年研究結果推算,約有1/3 有輕度認知障礙的人士,認知能力於5年後會轉差,轉化成認知障礙症,1/3人的認知能力,則平穩不變。

認知障礙症有不少輔助療法,如非侵入性的大腦微電刺激,可否介紹一下?

輔助療法主要分為三大類型:

  1. 刺激大腦的活動(運動)

即做合適的運動,如平衡練習及肌肉鍛鍊相關的運動,可考慮八段錦、瑜珈等。

  1. 刺激大腦的活動(非運動)

例如:看書、打麻雀、玩電腦等。最近有研究證實,長者上網看新聞會「醒目」一些。

  1. 特定刺激腦部的微電刺激

有研究顯示,微電刺激對長者的整體記憶有幫助(對改善長期記憶則未有定論),不過或會有輕微副作用,令長者感到不適。微電刺激需要在特定的環境下進行,認知能力較差的長者可考慮接受相關治療。療程一共12次,一般需時四星期。

食物及衞生局的《精神健康檢討報告》指出,認知障礙症是長者常見的精神健康問題。在日常生活中,長者或市民大眾可以如何保持精神健康?

認知障礙症與精神健康關係密切。認知障礙症人士一般情緒會較差,加上疫情持續一段長時間,難免進一步影響他們的心情。

在日常生活中,為保持精神健康,長者或市民大眾可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1. 放空自己— 長者每日給自己十分鐘的時間,什麼也不要想,只著重呼吸,以平靜自己的心靈。
  2. 想著摯愛— 想著「愛錫」的人如父母,回想與他們的關係,並主動關心他們,如與他們電話聊天、傳訊息給他們等。
  3. 倚靠信仰— 不要擔憂,如果有信仰的話,嘗試與信仰中的神打交道;沒有信仰的話,就與大自然打交道,如看花、看草等。

認知障礙症是否不能預防?如可以,老友記如何從日常生活著手,以延緩病發,甚至減輕症狀?

在一定程度上,認知障礙症是可以預防的。其實40%的認知障礙症,都與身體狀態有關。日常生活中,長者可留意以下六大要點:

不少人認為「打麻雀」可幫助預防認知障礙症,這說法對嗎?參加社交活動,又是否可減低患上認知障礙症的風險?

研究顯示,打麻將有助預防認知障礙症。長者宜多主動參與社交活動,保持鍛鍊執行能力,如安排一個飲茶的聚會(約人及點食物),並訓練專注力,有助減慢認知能力的退化。

港府致力在社區推動「居家安老」,建立「認知障礙友善社區」,這應否是香港的長遠發展方向?

本港長者人口不斷增加,建立「認知障礙友善社區」應是本港的長遠發展方向。政府及非牟利機構可以身體力行,並更主動地在社區推廣有關訊息。

以九巴為例,早於兩年前,九巴已推出電話專線服務,讓照顧者直接聯繫九巴支援組,報告走失的家人。只要照顧者提供走失家人的姓名、八達通號碼等資料,若他乘坐巴士,上車拍卡時會有特別響聲,讓車長可盡快通知家人。最近九巴更與耆智園合作,於5個大型巴士站裝設定位裝置,協助尋找走失的認知障礙症人士。一旦走失長者經過,定位裝置會作出即時通知,讓照顧者及時掌握他的行蹤。此外,公共交通機構及物業管理公司,亦可考慮分別培訓車長及保安員,如何辨識及協助認知障礙症人士。

房協Elderly Resources Centre致力在社區推廣「智友善家居」,協助家屬更容易照顧認知障礙症家人,而患者亦可在「智友善」的家居環境中,獨立愉快地生活。此外,探知館亦歡迎巿民大眾參觀,並會提供體驗式學習的機會。查詢 2839 2882.

你可能也感興趣:

醒腦攻防戰

鎖匙不見了?明晚好像約了誰?煤氣爐關了嗎?文件漏了在哪裡?稍一不慎,本來轉數、記性不錯的腦袋即告失守。要收復失地,註冊營養師教路,能減慢腦部退化的營養素如蛋白質、維他命B、奧米加3等緊記適量攝取。

而一些會破壞腦血管的有害分子如反式脂肪、酒精等則應避之則吉。只要進攻防守得宜,要成為這場醒腦攻防戰的大贏家,其實不難。

宜攻

1. 蛋白質-神經傳導物質重要來源

足夠的蛋白質攝取量,有助增強腦部表現。註冊營養師陳勇堅解釋,腦部訊息的傳遞,主要借助腦部神經線末端分泌的神經傳導物質,而蛋白質所提供的氨基酸如Tryptophan、Tyrosine,便正是這類物質的製造原料。
 
食物如雞蛋、牛奶、肉類、大豆製品等,都含有豐富蛋白質。而蛋白質每天的攝取量以0.8 – 1克 / 每公斤體重來計算。即體重60公斤者,每天約需攝取48 – 60克蛋白質,即約5至6両肉,如此類推。

營養師提提你:過多的蛋白質會轉化成脂肪,亦會影響腎臓,故不宜攝取過量。

2. 奧米加3 -提升腦部運作機能

優質油分如深海魚油、亞麻籽油、芥花籽油等的奧米加3脂肪酸含量豐富,有助提升腦部運作機能,但攝取量仍以適量為原則。

「美國心臓協會建議每星期進食2至3次深海魚類。深海魚類的奧米加3約為13.7%,較淡水魚的9%為高。而除了深海魚如三文魚、吞拿魚,其他食物如亞麻籽、豆腐、合挑、蝦等亦含有奧米加3,但含量當然不及深海魚豐富。」

營養師提提你:不喜歡食用魚類的人士,可考慮服用補充劑。

3. 維他命B -神經線守護兵團

維他命B對腦神經線及細胞均有保護作用,亦能改善記憶力。「維他命B1為輔酶,有助能量發揮,既可保護神經線,對神經細胞亦有益處。長期缺乏維他命B1,例如因飲酒過多令其流失,會導致精神狀態不佳,甚至神智不清。而B6及B12亦同樣有保護神經線的作用。」含維他命B1的食物包括紅米、小麥胚芽;B6包括香蕉、粟米片、豆類等;B12則以肝臟及海產含量較豐富。

又名維他命B9的葉酸,有助細胞形成及保持神經系統正常運作,屬每天所需的營養素,缺乏會引起貧血及令神經組織受損,影響學習能力。含葉酸的食物包括:深綠色蔬菜、全麥維、眉豆、紅腰豆、籚筍等,同屬維他命B家族成員的卵磷脂,分解後能產生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有助改善記憶力。

「卵磷脂為身體每天所需的營養素,但一般人均會攝取足夠,甚少缺乏。含卵磷脂的食物包括:蛋黃、內臓、黃豆、花生、西蘭花、椰菜花等。」

營養師提提你:維他命B屬水溶性,多餘的會隨尿液排出,只有極少量會暫存體內,故緊記每日適量補充。

4. 抗氧化物-保持腦筋靈活

胡蘿蔔素(維他命A)、維他命C及E屬天然抗氧化物,可對抗自由基,免神經線受破壞,有助保持腦筋靈活。紅蘿蔔、橙、木瓜、蕃茄均含胡蘿蔔素;青椒、奇異果、柑橘類水果則是維他命C的重要來源;維他命E屬油溶性,小麥胚芽、果仁、糙米等均含量豐富。

營養師提提你:維他命應適量攝取。建議維他命A攝取量男性每日為600微克,女性為500微克;而維他命E及C的成人每日攝取量則分別為15毫克及不少於45毫克。

宜防

5. 酒精-拖慢大腦反應

酒精會損壞腦細胞及神經末梢,影響訊息傳遞及溝通,最終禍及大腦的正常反應。「酒精會影響腦部的脂肪酸,令神經傳導物質無法正常分泌,即使大腦發司號令,身體因收不到「命令」,最終亦無法作適當反應。」


6. 反式脂肪-腦部病變元兇

與飽和脂肪同為有害分子的反式脂肪,來自含氫化植物油的加工食品如酥皮糕點、餅乾、蛋糕、沙律醬等,長期攝取容易引致血管栓塞,影響腦部靈活性,故應盡量減少食用。

宜守

均衡飲食,補充足夠營養外,陳勇堅強調,以下指定動作,也是「醒腦」要訣:

1. 多做頭腦體操,如下棋、打麻將。盡量多記東西,多用腦;
2. 多休息。只因疲勞會拖慢腦部轉數,記性亦會變差;
3. 多運動,能清醒頭腦及減慢腦部衰老。


資料來源《健康動力》雜誌授權轉載。
撰文:陳秀清

你可能也感興趣:

愛老護「腦」之健腦有妙法

年紀大機械壞,人腦如機械一樣停工太久必生鏽出故障。如果老友記對原本輕易能記得的事情開始出現困難,常常忘記要做什麼、常常忘記他人的名字等,那麼就有必要為腦筋做做運動。

以下五招健腦妙法,各位老友記不妨多做多試:

  • 多做運動

常做太極拳、瑜伽、健體操等身心運動的長者,不論在認知能力及學習能力,都比只做運動或不做運動的長者高,建議連續三至六個月,每星期進行三次30分鐘或以上的身心運動,有助強化腦力。

  • 多玩智力遊戲

除了看書、下棋、砌圖及玩牌外,「數獨」、「找不同」及扭計骰都可鍛煉認知及記憶力,這些遊戲包含文字及圖畫,可在視覺上刺激長者腦部,而長者進行遊戲時需要不斷思考、分析及記錄,增強腦筋思考,從而鍛鍊認知能力。

  • 良好睡眠習慣

事實上,睡眠質素良好的人,不但精神煥發,頭腦也會清晰,活力和體力也會增強。若睡眠不好或有失眠困擾,不但經常顯得精力不佳,情緒也會出現問題,甚至容易神經衰弱,記憶及判斷力也會減弱。所以要保持頭腦健康,必須調節好睡眠,保證每天有7-8小時的睡眠時間。

  • 學習新事物

年長者若多接受新挑戰、多學習新事物,對大腦思考、認知功能提升大有好處。學習新事物,有助長者運用思考能力,幫助維持大腦靈光,訓練心智能力及提升認知功能。有些長者喜歡在退休後,學習識字和書寫,學習一門藝術和興趣,例如攝影及油畫創作。甚至有研究發現,學會用另一隻不常用的手書寫,也有助提升大腦運作。

  • 擴濶圈子

衞生署出版的期刊《非傳染病直擊》研究顯示:「社交圈子狹窄的人士患上痴呆症的風險,較社交圈子廣濶的人士高 60%。中年時單身、離婚或喪偶的人士於晚年患阿茲海默氏症的風險,是中年時已婚或同居的人士的 1.8至2.5 倍。已在中年時已喪偶的人,於晚年患阿茲海默氏症的風險則會顯著增加 7.7 倍。」因此,期刊建議長者應經常與親朋好友聯絡,參加聯誼會 或嘗試每天花點時間與人交往。

老友記,切記,人可以退休,但腦筋永不可退休的哦!

你可能也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