貯物櫃玻璃門設計 簡化「找東西」程序

隨著年紀增長,長者身體功能逐漸衰退,記憶力亦可能大不如前。即使在自己熟悉的家居裡,長者亦會忘記東西放在那裡。結果常要經過連番的左找找、右找找,才能把需要的東西找出來。其實,長者只要在家居設計上花點心思,便能簡化「找東西」的程序。

想家裡東西一目了然,讓物件整齊易見易取,可使用透明玻璃櫃門。這種家居設計能便利長者的記憶,並容易看到所需的東西放在那裡。

房協長者安居資源中心 職業治療師

房協Elderly Resources Centre致力在社區推廣「智友善家居」及樂齡科技的應用,協助家屬更容易照顧患者,而患者亦可在「智友善」的家居環境中,獨立愉快地生活。此外,探知館亦歡迎巿民大眾參觀,並會提供體驗式學習的機會;查詢 2839 2882.

你可能也感興趣:

分享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Except where otherwise noted, the content on this sit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Derivatives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Recommendations

五常法:家居安全舒適有法則

想住得安全又舒適,就要保持家居整潔。以下是家居收納的「五常法」,大家可以好好運用,令自己的家變得整齊有序。家中減少了雜物,可以避免意外發生。另一方面,物品有條理地存放,可方便尋找。

(一) 常組織

  • 物品應按需要程度和用量,排出高、中、低次序,再安排擺放儲存的位置。
  • 常用物品和私人物品應集中存放,方便應用。
  • 不需要的東西便應扔掉,以防家中堆積雜物。

(二) 常整頓

  • 物品應分類、分區存放,亦應以標籤記認,方便尋找。
  • 常用物品應擺放在肩至膝之間的高度,以方便拿取。
  • 物品的重量亦是安排擺放位置時的考慮因素,重的物品應放最下,以確保拿取時不易受傷。

(三) 常清潔

  • 不隨處亂放物品,用過的東西要馬上清理,以保持環境整潔。
  • 地面不可堆積雜物。
  • 時刻確保環境光亮明潔,以防絆倒、跌傷等意外發生。

(四) 常規範

  • 以直線或直角方式擺放家具,可有效增加空間,減少碰撞的機會。
  • 貯存容器以透明為佳,亦應加上提示及安全警告標籤。

(五) 常自律

  • 今天的事今天做,時刻自我督促,確切執行五常法。
  • 每季定期檢查家具及家居環境設計,確保安全。
適亮照明 打造安全窩

長者在家活動的時間甚長,一個安全舒適的家居,對他們何其重要,其中適當的家居照明設計,更有助減少家居意外的發生,不能輕視。

香港房屋協會長者安居資源中心經理、職業治療師施品正表示,隨著年齡增長,眼睛可會面對不同的退化,例如有些長者,眼睛容易疲勞,或對光暗的適應能力減低,他們對光線的強度需求增加,所以充足的照明,能給這些長者帶來一定的幫助。

亦有些長者,患上眼疾如青光眼、白內障等,對光線有特別的需求,一般來說,他們需要燈光的亮度比一般家居多兩至三倍。白內障患者,看的視物偏黃,家中使用黃燈便不太適合,對他們而言,白燈則相對較好。

光線不足易跌倒

很多長者長期留在家中,習慣固有的燈光,可能未必容易察覺問題所在。「舉例說,如長者之前看書、看電視半小時也無事,現在卻感到眼睛很快疲累,一來可能反映眼睛正潛藏一些病變,二來可會是燈光不適合,使到眼睛不舒服。部分長者有感燈光刺眼,或是因眼疾而引致,都需要把光線作出適當的調節。」

他強調,光線對長者在家居的安全性,擔當重要角色。「最常見的家居意外為跌倒,與光線不足有密切關係,尤其在晚上去廁所,縱然日間可如常避開往廁所方向的障礙物,但深夜時份光線較暗,加上剛起床人還是惺忪,精神狀況欠佳,會容易絆倒。」事實上,不少長者為節省電源,盡量避免開燈,可是慳得少少,跌倒受傷的代價很大,最終得不償失。

燈飾設計的學問

長者或其家人在選擇燈光照明時,有些事項需要注意。「首先,要留意安全問題,如燈飾是否合規格。其次,光度是否足夠,以一個 50 呎的空間來說,至少需要 200 至 300 光度,即相等如一個 60 至 100 火數(W)的鎢絲燈泡,如空間更大,所需要的燈光火數相對增加。」燈泡的耐用性必須良好,減少「擒高擒低」更換燈泡而造成失足意外的風險。

燈飾方面,最好以簡約設計為主,減少清潔時的不便,像水晶燈這類有甚多配件的燈飾應盡量避免。又有不少電燈,一開即發放強光,長者眼睛適應能力較弱,有可能因而感到少許不適,而使用慳電膽,光度由暗轉強,眼睛會稍為舒適一點。

按需要選擇照明

對於一般照明燈,可套上燈罩,令光線分散,柔和不刺眼。如果客廳的面積大,前後裝置兩支燈可使燈光平均分布,只在中間裝置一支燈,對下位置相對較光,周邊相對較暗。「視乎長者的生活習慣,需要經常做一些細微工作,包括閱讀、寫字、穿針線等,可以加支工作燈和閱讀燈,讓光線能夠集中照射在有關物件上。常看電視的人士,在電視的背後牆壁上面裝背景裝飾燈,減少光(電視機)暗(牆壁)對比,增加看電視時眼睛的舒適度。」

他補充,家居往洗手間的通道可裝上夜明燈,這種燈有一個光線感應器,每逢入夜便自動開啟,天光會自動關掉,省卻晚間起來摸黑搜尋燈掣的動作,不只帶來方便,亦因光線足夠,減少長者遇障礙物跌倒的機會。基本上,光的顏色最好接近天然光,眼睛會感到舒服;太黃的燈光,會增加睡意,人變得不精神。

房協Elderly Resources Centre致力在社區推廣「長者友善家居」及樂齡科技的應用,並設計了不同主題的健康探索團、導賞團及體驗團,由專人帶領參觀及講解,查詢 2839 2882.

你可能也感興趣:

長者家居大門設計

門是家中不可缺少的裝置,它可以給我們私隱及安全,但不合適的門,會對長者出入造成危險。我們只要認清不同類型的門的特色,就可以讓長者用得方便又安全。

門的種類

首先我們要注意的是門的淨闊度,這不是指門的大小,而是當門全開以後,門框之間可通過之闊度。香港的門,尤其是廁所或房門一般都偏窄,部分只有400-500mm。如要輪椅通過,淨闊度至少需要700mm,若要使用步行架,也需要600-650mm。因此建議屋内所有的門的淨闊度最少有850mm.

單掩門:較為常見,但掩門開關時會佔用門後空間,尤其當長者要使用輪椅出入,如要預留空間掩門,門後位置便不夠讓輪椅轉動,阻礙照顧者協助長者沐浴,或如厠時要轉移位置。

風琴門:類似雙摺門,不會佔用門後空間,但需要安裝上下趟軌。而下趟軌較易造成長者絆倒,或令輪椅出入困難。風琴門全開時,亦會減少門的淨闊度。

雙摺門/趟摺門:跟吊趟門一樣,開關時,較單掩門少佔用門後空間,安裝上卻比前者容易,但當全開時會減少門的淨闊度。

雙向門:新設計門種。此門的最大特色是可向内開(如一般單掩門)之餘,還同時可以向外拉開。只要輕按一下門框邊的按掣,門便可向外拉開。如長者在浴室或廁所内發生意外,照顧者便可即時把門向外拉開,入内施救。

吊趟門:能提供較大的門後空間及門淨闊度,適合在家中使用輪椅或助行架的長者。但需有良好的安裝質素和保養,操作起來才容易及耐用。

門把手:現時較多人使用球形把手來開門,如長者手指或前臂肌力及關節退化,都會增加扭動球形把手的困難。所以不妨考慮使用橫向把手,既省力又方便。

房協Elderly Resources Centre致力在社區推廣「長者友善家居」及樂齡科技的應用,並設計了不同主題的健康探索團、導賞團及體驗團,由專人帶領參觀及講解,查詢 2839 2882.

你可能也感興趣:

「認知障礙症患者」家居系列:客廳篇

處於中後期認知障礙症的患者,「走失」是一大隱憂。因此,要預防患者走失,家居出入口的設計及物品擺設,可注意以下幾點:

( 1 ) 門口放置黑色地毯:可巧妙地將一塊「黑色地毯」放置於大門的出入口前,這有機會讓認知障礙症患者誤以為是一個「大坑」,因而不敢走近離開住所。

( 2 ) 安裝感應警報器:為患者配備感應手帶,當患者走近大門位置時,警報器會響起,即時通知照顧者。

( 3 ) 安裝開門警報器:在門口安裝開門警報器,若患者打開大門,警報器隨即響起,通知照顧者。

( 4 ) 隱藏大門出入口:有部分患者出走原因,往往是因為看見大門,而產生走出的意欲。因此,照顧者可考慮改變大門外觀,讓大門出入口被隱藏起來,例如用窗簾遮掩大門,以減低患者走失的風險。

( 5 ) 收起外出日用品:對患者來說,家中某些物品,特別接近大門口的物品,如鑰匙、鞋、雨傘、錢包、手袋等,亦會挑起患者想外出的念頭。因此,只要把一切能聯繫到外出的日用品收起,就能減少患者出走或走失機會。

房協Elderly Resources Centre致力在社區推廣「智友善家居」及樂齡科技的應用,協助家屬更容易照顧患者,而患者亦可在「智友善」的家居環境中,獨立愉快地生活。此外,探知館亦歡迎巿民大眾參觀,並會提供體驗式學習的機會;查詢 2839 2882.

你可能也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