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識中風警號

這晚,張先生如常在家吃飯。突然,他右手指頭一軟,拿在手裡的筷子即時應聲跌在地上。看著忽然乏力的右手,他驚慌之餘,亦滿腦子疑問。約半分鐘後,乏力情況漸漸消退,他可再次拿起筷子吃飯。邊吃,他心裡亦不禁慶幸:「好彩沒事!」

不過張先生或許開心得太早,因這種不尋常的乏力情況,極可能是中風前的先兆「小中風」(暫時缺血性中風,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簡稱 TIA) 的徵狀,雖然有關徵狀一般會在一天內消失,但置之不理的話,患者未來一個月內中風的比率,可高達一至三成。

每年中風人士達20,000 人, 死於中風者則達3,000人。中風為腦細胞及組織因缺血而壞死,當中又分為由血管阻塞引起缺血的「缺血性中風」,或因腦血管爆裂引起的「出血性中風」。約八成中風均由血管阻塞導致,腦血管爆裂的情況則只佔少數。

四成中風由高血壓引起

血管阻塞的最常見成因為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心臟病等。心血管聯盟顧問醫生、腦神經科專科王志強醫生舉例,約三至四成中風個案均由高血壓引起,高血壓可提升四至六倍中風風險,因此中風高危人士必須嚴謹控制血壓水平。部分控制血壓藥物如氨氯地平(鈣離子阻斷劑,CCB)更獲證實能減低高血壓病人中風的風險。

但由於血管硬化是逐漸形成的,身體有自我適應機制,即使血管已收窄九成,患者仍可如常生活,全無徵狀。「當脆弱的血管內膜因日漸受損而破裂,身體內的自我修補機能便會啟動,血液內的血小板便會去到傷患處堵塞裂口,引致血管內僅餘的空間迅速被堵塞,最終引致相關腦部缺氧而癱瘓該部分的功能。」

換言之,中風前的徵狀並非必然,個別患者可以全無徵兆,亦有個別患者會出現「小中風」徵狀,包括:

三成「小中風」患者30天內大中風

如文章開首提及,「小中風」患者約有三成機會於一個月內出現大中風。故一旦出現「小中風」徵狀,已表示腦血管的病變已達到危險程度,必須盡快找醫生評估,找出背後原因,並對症下藥,降低未來中風風險。

「即時的處理包括,如患者血管硬化卻沒有服藥,便需立即處方抗血小板藥物;正在服藥者,則可能需短期處方更強效的藥物。長遠則要跟進及改善血管硬化的問題,包括降低血壓、降低膽固醇至理想水平。」

「研究顯示,上壓及下壓分別下降 10mmHg 及 5mmHg,便能有效降低 40% 的中風風險,降膽固醇藥物如他汀類 (Statins) 能穩定血管內膜,令積聚血管壁的硬塊變薄, 亦有助改善血管硬化問題。

而權威研究也顯示,血脂水平屬正常或只是輕微偏高的高血壓患者,在接受高血壓治療的同時,若同時服用他汀類藥物如阿托伐他汀,能有效減少患者患上中風、心臟病及死亡的風險。」而王醫生也特別提到,要預防中風,除了著手處理風險因素,包括戒煙、控制血壓、血糖、膽固醇、減重、定時運動外,還要緊記辨識中風警號的實用口訣:

中風警號  :
談 ─ 言語不清楚或語無倫次
笑 ─ 笑起來面歪
用 ─ 手腳不聽使喚
兵 ─ 出現以上其中一種或所有徵狀, 便應即時「請救兵」,送院治療。

大中風真實個案

58 歲、從事建築行業的阿耀近年不煙不酒,但體型偏肥的他,BMI 達 28.2 ,亦患有高血壓,收縮壓及舒張壓分別為 214/130mmHg。某天洗澡期間,他突感左邊身體麻痺,繼而暈倒,更因而撞傷背部。甦醒後,他的行動變得不太靈活。

經醫生檢查後發現其中一條腦部血管出現嚴重阻塞,因而引致大中風,最終需安排入院接受藥物治療。在「血管年齡」檢測中,發現阿耀的血管年齡高達 81歲,比真實年齡老23年,反映血管未老先衰。

高血壓、高血脂均是加速血管老化及引致中風的高危因素。心血管聯盟召集人周振軍醫生提醒,前線家庭醫生及病人本身也在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因越早發現和及早診治對病情控制至關重要。

本身患有心血管風險因素的病人更應聽從家庭或專科醫生意見定時服藥和進行相關檢查,以監察和控制病情。皆因若出現病發便有機會使病情惡化及要接受手術治療,這些都為患者及他的家人帶來額外的財政負擔及生活上的不便。

資料來源:《健康動力》雜誌授權轉載

分享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Except where otherwise noted, the content on this sit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Derivatives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Recommendations

0W5A1890_resize

中風後的患者有機會出現癱瘓、語言障礙、喪失感知能力,甚至記憶力與思考能力受損等症狀。患者如果能把握時機,盡早由跨專業團隊協助制定個人護理計劃,配合院舍的配套設施,就可讓復康治療發揮最大作用,漸漸重拾正常生活。

五十五歲的譚先生剛開始退休生活,健康狀況便出現巨變,中風影響了他的語言能力及左邊身的活動機能。譚太為讓丈夫於中風復康黃金期內接受最合適的治療,在他身體狀況穩定後,便自行要求離開醫院。「因為自負盈虧機構可『加堂』,在朋友介紹下,決定安排先生入住Cheerful Court Care Home,這裡有復康服務,院舍的環境寧靜舒適,房間較大,個人空間較多。」

毋須舟車勞動 享用一站式照顧及復康服務

喜頤閣院舍同事為他度身訂造個人護理計劃,並安排密集式的治療,包括物理治療、職業治療、言語治療和針灸等。物理治療師表示,中年中風患者的體力及領悟力一般較老年患者好,可為他們設計難度較高和較有趣的復康訓練。此外,借助電腦輔助儀器 (如壓力測量墊),可更準確協助評估患者的復康進度。

譚太說:「這裡提供的復康及其他配套服務很全面,省卻了我們舟車勞動到不同地方接受治療的時間,而且現時疫情仍然嚴峻,不用外出便能接受一站式的照顧及復康服務相當重要。」

譚先生初入住院舍時左邊身乏力,需二人扶抱方能站立,經過兩星期訓練後,譚先生已可自行提起左腿,依靠一人協助已可成功站立及移動身體,活動機能顯著進步。物理治療師解釋:「復康治療是一個持續評估和改進的過程,我們需觀察病人的復康進度及其心理狀況,調整復康策略,才可真正與患者同行。」

了解房協轄下三間護理安老院: 彩頤居喜頤閣 (牛頭角) / 樂頤居安頤閣 (將軍澳) / 雋康天地 (北角)

你可能也感興趣:

防衰老運動

你會否覺得自己身體無力,體力一年不如一年?你是否經常感到疲倦,不想外出?你行走時有否感到困難,步態緩慢?上樓梯有否覺得吃力?最近有否在沒有明顯的原因下日漸消瘦?如果你發覺有以上的情況,你有可能患上衰老(Frailty)的症狀!

其實,衰老並非老化過程的必然結果!根據專家定義,「衰老」是指長者身體機能退化及體力下降的一種臨床症狀,令抵抗力也變得脆弱。

衰老可分為體能衰老(Physical Frailty)和認知功能衰老(Cognitive Frailty), 可分別演變成肌肉減少症和認知障礙症。相對於一般長者,衰老的長者跌倒、殘障、住院以及死亡的風險也會增加。幸好,體能衰老可以透過健康的生活模式,尤其是持久的運動習慣來改善。

運動可預防和延遲衰老

適當的運動既有助預防疾病,例如心臟病、中風、糖尿病和癌症等;又能增強心肺功能,維持肌肉力量及預防跌倒,更可改善認知能力,紓緩抑鬱情緒,對長者的身心健康都有正面的影響。不少研究顯示,多元化的運動,特別是強化肌肉的訓練,配合帶氧運動如健步行和平衡運動,有助改善衰老長者的肌力、平衡和活動能力,甚至可把身體衰老的狀況逆轉。

預防衰老第一步:增加活動量

要預防衰老,長者第一步可以做的,就是應儘量增加活動量,多些步行,減少靜態生活模式。

長者應按自己的能力和喜好,選擇合適和不同類型運動,包括帶氧、強化肌肉、伸展和平衡運動。

量度血壓五大要點

不少長者皆把高血壓視為其年齡增長的「副產品」,往往對此掉以輕心。殊不知高血壓卻往往是不少典型老人病的「先頭部隊」,如不小心處理,後果可能相當嚴重。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將高血壓的定義,人體在休息狀態下,經多次量度,其讀數仍維持上壓140度、下壓為90 度或以上,便屬於高血壓。高血壓是一種隱形殺手,患者若未能控制高血壓,可能會導致心臟病、中風、視網膜病變及腎衰竭等,甚至致命。

很多人都以為只有被診斷患上高血壓的人才要定期量血壓。然而,由於高血壓沒有明顯徵狀,不容易察覺,唯有量血壓才可知道是否屬高血壓。因此,養成定期量血壓的習慣對未有診斷患上高血壓的人也是非常重要。

為了準確量度血壓讀數,以下是我們量血壓時應該注意的事項:

1. 請確保血壓計的壓脈帶切合個人需要,否則影響量血壓的準確度,壓脈帶的充氣囊袋太窄或太短可把血壓量高,而充氣囊袋太闊或太長則會使所量的度數低於實際的血壓。

2. 應先休息靜坐至少五分鐘後才量度,量血壓時不應說話或交叉雙腿。

3. 讓肘輕放於桌面上,舉起前臂並調整至壓脈帶和心臟在同一水平線高,可用手支撐前臂。因為手部肌肉收縮可能導致舒張壓升高達10%而壓脈帶的位置高過心臟水平線會使所量的血壓底過實際的達10mmHg。

4. 因為人體血壓整天都在變化,所以應選擇在每天同一時間測量血壓。

5. 請留意有否「白衣性高血壓」的現象,指的是一些人因為面對醫護人員時心情緊張所以在診所所測量的血壓會因而偏高。

若經多次量度血壓後讀數仍偏高,應及早前往醫生處尋求協助及作進一步檢查。

資料提供:醫院藥劑師學會

解讀長者定期驗身所需

坊間有說「年年驗身,令你放心」,究竟這句俗語孰真孰假,是否每個人都需要定期每年進行驗身?

驗身的範疇應包括那些項目,如何解讀驗身報告等,關於身體檢查有十萬個為什麼,以下是一些關身體檢查的知識,有助解讀定期驗身的意義及需要,讓老友記可以先了解、後行動。

為何要定期驗身?

「年紀大、機器壞」,隨著年紀增加,人到中年後就應定時做健康檢查。檢查的主要目的是及早發現疾病,因為當中有很多慢性疾病及其併發症,都對長者構成莫大的影響,例如糖尿病、高血壓、中風等均在長者中較為普遍,若及早發現令病情盡早受到控制,便可減少併發症的機會。

此外,驗身的另一目的,就是為長者進行健康風險評估,以瞭解長者是否有健康高危因素及不良生活習慣,例如飲食不當、缺乏運動、有吸煙習慣等,又或涉及功能障礙,例如弱聽、視力問題、平衡力欠佳及肌肉無力等,從而提供適當的糾正、輔導、轉介及健康忠告,使長者改變生活習慣,以減低患病或意外之風險。

應多久驗身一次?

醫學上並沒有註明相隔多久進行驗身是最有效的,但往往為了方便易記,大都建議每年驗身一次,其實每一個人要隔多久才驗身,是要視乎其個人健康紀錄、家族病歷及首次的檢驗結果而定,最好是由他們的家庭醫生因應他們獨特的情況作出度身訂造的建議。年滿六十歲或以上長者可參考建議每年驗身一次,而有糖尿病、疾病家族史和膽固醇高者,則或需要加密檢查次數。

除了定期驗身,老友記還需注意有些疾病的轉變及惡化的速度,未必能通過驗身來發現。因此,就算做了身體檢查,平日身體如有任何不適,都須及早就醫。

房協Elderly Resources Centre致力在社區推廣「長者友善家居」及樂齡科技的應用,並設計了不同主題的健康探索團、導賞團及體驗團,由專人帶領參觀及講解,查詢 2839 2882.

你可能也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