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障礙症飲食貼士
二零一六年八月二十九日
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
預防醫學及醫療服務/社區營養服務
澳洲註冊營養師 盧庭威
「腦退化症」或「老年癡呆症」已於2015年被統稱為「認知障礙症」(Dementia)。認知障礙症是一種綜合症狀,包含記憶、思考、行為和日常活動能力的衰退,主要影響老年人士,而患有阿爾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是最常見的病因。
國際阿爾茲海默症協會於2015年的報告指出,全球每3秒便有1人患上認知障礙症,而亞洲患者更佔全球患者的49%。協會亦指出,都市人飲食模式含有高糖分、飽和脂肪、酒精及鈉質,加上缺乏纖維素,往往是導致代謝綜合症的主要原因,並會增加患上阿爾茲海默症的風險。
從飲食預防認知障礙症
坊間流傳著不同種類的營養補充品,聲稱能有效預防或改善認知障礙症,例如抗氧化劑、維他命B雜、C、E、奧米加3脂肪酸、輔酶Q10、銀杏、薑黃素及近年聲名大噪的椰子油。
不過,暫時仍未有充足科研數據能證明,以上任何一種營養補充品可以有效地預防及改善認知障礙症。與其依靠營養補充品預防認知障礙症,不如從健康的飲食模式著手!
![]() |
每天攝取兩分水果、三份蔬菜及食用1餐或以上豐富 奧米加三的深海魚,都有助減低患上認知障礙症的風險。 |
其實恆常的健康飲食已能讓我們攝取不同的營養素。我們每天享用兩份水果(1個中型水果為1份)及3份蔬菜(半碗熟菜為1份)便能攝取豐富的纖維素;而不同顏色的蔬果,更能提供多種的抗氧化劑,如茄紅素、胡蘿蔔素、葉酸、花菁素、蒜素等。
雖然目前只有少數流行病學數據顯示,每星期食用1餐或以上含豐富奧米加三的深海魚類(三文魚、吞拿魚、沙甸魚),可減低患上認知障礙症的風險,但食用適量的魚類取代紅肉,亦能有助減低飽和脂肪的攝取。
常見飲食問題及處理方法
作為註冊營養師,我常常提醒大家小心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但今次亦為大家帶來「三多」- 多留意、多關心及多協助身邊的長者。
大多數認知障礙症患者會出現營養不良的問題,原因包括食慾大減、忘記進食、因藥物副作用而嗜甜、忘記如何使用餐具、吞嚥及咀嚼困難等。因此,家人應付出更多的耐性和忍讓,把問題逐一處理。
(一)食慾大減:
- 少吃多餐,依時並鼓勵他們進食
- 預備他們熟悉或喜愛的食物
- 將食物濃縮,從而增加食物的能量及蛋白質。如:蒸水蛋時使用牛奶代替水並加入豆腐或肉碎、製作水果奶昔、湯羹等
![]() |
認知障礙症患者的食物應以均衡營食,又容易吞嚥及咀嚼為主。 |
(二)忘記進食:
- 設定鬧鐘,提醒進餐時間
- 預備健康小食,方便隨時食用
(三)因藥物副作用而嗜甜
- 與家庭醫生聯絡,檢查藥物是否有其副作用
(四)忘記如何使用餐具:
- 使用較簡單的餐具(如:叉、湯匙)協助用餐
- 與他們一同進食,以便模仿你的進食模式吞嚥及咀嚼困難
- 選擇體積較細小及濕潤的食物
- 可選擇一些較軟身的食物,如豆腐、免治肉碎、瓜菜等
- 向他們示範應如何咀嚼食物
- 檢查口腔內的食物是否已經吞嚥,提醒應先吞嚥食物後,才繼續進食
除了注重飲食外,我們亦應多與長者溝通,了解其需要及身體狀況的變化。同時,我們應鼓勵他們多參與社區活動擴闊社交圈子,保持心境開朗。正所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即使日常生活再忙碌,亦不要遺忘家中的長者。
資料提供:
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
www.ucn.org.hk
www.facebook.com/ucnchs
推介文章 (請點擊以下標題) :
* 認知障礙症之遊走與家居安全
* 長者補腦食療
* 忘了回家路
* 中醫看癡呆
* 中醫談防治老年性癡呆症 (一)
* 中醫談防治老年性癡呆症 (二)
* 中醫談防治老年性癡呆症 (三)
* 中醫談防治老年性癡呆症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