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團花開如觀「流星」
二零一七年七月七日
撰文及攝影 黃潔玲
仲夏將至,行山路線亦會轉向綠樹林蔭或溪流淙淙的石澗地域去,故此可在清風與碧波之間,盡情細賞水團花盛放的情景。
![]() |
欣賞水團花的熱點:老虎坑、河背水塘及衛徑八段往碗窰路上。 |
這些俗稱「小流星槌」的花朵,行友在行經港島龜背灣畔的老虎坑、河背水塘周圍,或在衛奕信徑第八段往碗窰路上均不難賞到,甚至乘車到濕地公園溪畔漫遊徑兩旁及大埔滘自然護理區一轉,就可輕易看到。
小流星槌夠趣怪
水團花是香港溪邊常見的原生樹木之一,7月盛放的「流星槌」其實是一簇叢生小白花,排列成球形的頭狀花序。
|
水團花盛開時如小流星,教人倍添奇幻感覺。 |
其花序軸單生,花未開時有點像楊梅,故又稱水楊梅;開花時,可看到每朵窄漏斗形的小花中間伸出細長的花柱,加上頭狀花序組成密集的流星槌,樣子趣怪,增添在視覺上的幾分朦朧幻影。到了秋天結果時,楔形小蒴果聚生而成。
![]() |
水團花未開時像楊梅,故有水楊梅之稱。 |
樹枝樹葉對生易辨認
水團花(Adina pilulifera)是茜草科水團花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喜歡生長在溪邊濕潤的泥土裡。
![]() |
花朵燦爛過後,是結果的時候了。 |
葉片橢圓形,厚紙質,頂端尖,中脈明顯。葉子對生,枝頂的對生葉常交叉長成十字形,樹枝也是對生,故樹形看起來很均勻對稱,容易辨認。它的花、葉、莖和根可以解毒、醫治濕疹和創傷出血;也因為木材密致,可用來雕刻和做小器具。
香港7-8月部分開花植物
名稱 |
習性 |
花期 |
觀賞地點 |
毛柱鐵線蓮 |
攀緣木質藤本 |
7-8月 |
赤柱東引水道、蒲台島、山頂、大嶼山黃龍坑道、山坡灌木叢 |
紫薇 |
落葉小喬木 |
7-9月 |
南蓮園池、中山紀念公園、堅道花園、梅窩村舍、碗窰村舍 |
單色蝴蝶草 |
匍匐草本 |
5-11月 |
山頂、大東山、郊野濕草坡 |
白蝶蘭 |
直立草本 |
6-7月 |
香港島、飛鵝山、大帽山、八仙嶺、清水灣、西貢、大嶼山 |
百子蓮 |
多年生宿根草本 |
7-8月 |
碗窰碾磨附近村舍、香港仔南風道荒村 |
白桂木 |
常綠喬木 |
5-7月 |
荔枝角公園、大潭水塘、城門水塘主壩、赤柱東引水道 |
高良薑 |
多年生叢生草本 |
5-9月 |
粉嶺流水響、郊野陰濕土坡、溪流旁草叢 |
紫心牽牛 |
一年生草質藤本 |
4-10月 |
大澳、南丫島、潮濕草坡畔 |
註:植物深受多種因素影響而導致花期有所變動,上述資料僅供參考。
![]() |
在香港春夏相交的4-5月,是欣賞兩種山茶花的良機,一是本地原生品種木荷樹,不只花朵美麗、密集,更具防火防蟲能力,被視為本地的先鋒樹種。...閱讀全文 |
![]() |
在茂密的綠林叢中,接踵出現樹冠火紅燦然的叢叢嫩葉,乍看猶如繁花爭艷,不斷搶佔遊人的眼球。這正是遍生於本地林帶的浙江潤楠與刨花潤楠....閱讀全文
|
![]() |
姜太公後人 梅花植北港
如果你較鍾情梅花的話,亦不要錯過栽種在大埔太和火車站旁「大埔太和農墟」的數株白梅花。這些白梅花,每年吸引了眾多愛花人的眼球與拍友的鏡頭...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