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房屋協會「長者服務組」喜獲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的鼎力支持,首次派出由該學系的臨床導師/資深物理治療師及職業治療師組成的專業團隊,進駐房協轄下北角丹拿山雋康天地及牛頭角彩頤居,提供由教授指導、實證為本及具創意的復康治療計劃。

教授指導的復康訓練計劃內容包括以下三項:
- 腦神經康復訓練 – 引進由香港理工大學神經科學中心實驗室主任及康復治療科學系 彭耀宗教授所研究的『身心並用』能力的社區康復訓練,讓物理治療師更有效改善慢性中風患者或腦神經復康人士的步行能力,減低因跌倒而受傷的風險。結合職業治療師,改善患者日常活動如進食、穿衣、洗澡、如廁、吞嚥等能力,並針對其思維、記憶、解決問題、手眼協調等能力的失衡,作出相應治療。
- 認知康復治療 – 由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 方乃權教授指導將科技,如VR、social robot等融入治療認知障礙症患者,在專業評估認知狀況後,提供嶄新及針對性治療,以保持/延緩患者退化,減輕照顧者的壓力。
- 肌肉骨骼症狀復康 – 由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 符少娥教授將過去用作訓練/治療國家運動員的技術 – 加壓訓練/血流量訓練(Blood Flow Restriction Training)引入治療膝/髖關節置換手術後復康。為個別患者設計個人化的治療和運動鍛鍊,從而更有效地進行康復療程。
結合房協復康中心的多元化、先進復康設備及護理安老院住宿配套,期望可讓有需要的人士在接受跨專業的照顧下儘快回復生活正軌,能自主返回社區繼續生活。計劃詳情可參閱宣傳單張。房協更得以上三位教授的支持,親臨雋康天地及彩頤居為住客及有興趣人士講解以上治療方法,由總經理(長者服務)吳家雯博士擔任主持,並於房協長者通面書進行網上直播及隨後上架YouTube以供有興趣人士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