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往往都是突如其來,它的出現無疑為患者及其家人帶來巨大的身心影響,生活上很多事情都需要重新適應。而在復康路上,部份患者更有機會需要面對「二次中風」,使身心再一次受到莫大打擊。若要避免雪上加霜,腦神經外科專科黃秉康醫生表示,中風患者必須認清身體所有的中風風險因素,對症下藥,好好控制病情。
「二次中風」在中風患者來說有多普遍?哪些人士會較容易遇上此問題?
「二次中風」的定義就是當病人在中風後,再次出現中風的情況,兩次之間的時間距離因人而異。
曾經中風人士遇上二次中風的機會,確實比從來不曾中風人士出現中風的機會較大。這是由於從來不曾中風人士可能本身較為健康,沒什麼風險因素,相對於曾經中風的群組,他們本身已擁有較多的風險因素,因此中風的風險自然較高。
根據很多不同的研究,病人於首次中風後一年之內再中風的機率由3% 至40%不等,而醫學界一般採納為7-8%左右。
以下是較容易遇上二次中風的人士:
- 本身存在著較多風險因素(如「三高」,即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人士
- 首次中風後未能妥善管理風險因素的人士(例如:未能好好控制飲食或膽固醇指數、不願意定時服藥,又或不願意戒煙等)
- 首次中風後未能找出身體所有風險因素的病人(例如:病人未能察覺到自己的心臟結構或心律出現問題)
- 由於本身的身體狀況,無法服用某些有助降低中風機率的藥物之病人(例如:有些病人由於有嚴重胃潰瘍問題,有較高的出血風險,因此無法服用針對「缺血性中風」的抗血小板藥物如亞士匹靈)
與首次中風相比,「二次中風」的徵狀有否不同之處?能否明顯被察覺得到?
那要視乎中風所影響的大腦範圍有多大、該區域負責哪些功能,這些都會影響患者所出現的徵狀。舉例說,若果患者首次及二次中風的大腦位置相同,但第二次的範圍較大的話,那麼其徵狀會相同,但第二次的病情則會較為嚴重;而若果第二次中風的是另一個大腦位置,那麼便會出現另一些病徵。
假如首次中風時是左邊大腦受到影響,很有可能患者的語言能力及右邊身體的活動能力會有所缺損;相反,如果二次中風令右邊大腦受損,那便有可能影響左邊身體的活動能力。若果病徵較為明顯,患者本人及其親友是有機會察覺得到的。
首次中風與「二次中風」對身體機能的影響及損害程度,有何不同?
這跟每次中風的嚴重程度及對患者身體機能的影響程度,有直接關係,而不單純跟「首次」或「二次」相關。
但總括來說,二次中風對於身體影響的嚴重程度及死亡率,均較首次中風為高。這或與患者本身的身體機能已較之前虛弱有關,從而令出現併發症的機率上升。此外,亦可能由於患者在經歷首次中風後,其腦部未受影響的細胞數目已減少,因此二次中風時的病情便會更為嚴重。舉例說,若果首次中風影響到患者的左邊大腦,而二次中風則損害到其右邊大腦,當患者兩邊大腦均已受損,那時候對身體的影響便會非常嚴重。
對於正在復康階段的中風患者,如何能夠預防「二次中風」?
若要預防二次中風,患者就要找出風險因素,然後加以控制:
- 最普遍的風險因素就是「三高」,必須好好控制
- 按醫生指示,定時服藥
- 戒煙
- 多留意血管有否明顯收窄的情況,若問題嚴重,有可能需要進行手術
- 做足心臟檢查,留意有否一些因心臟而導致的中風風險因素
目前醫學界對於「二次中風」有哪些治療方法?
治療首次中風跟二次中風的方法,並沒有太大差異,同樣是要找出風險因素,對症下藥。不過若發現問題出於所服用的藥物不足夠,例如當患者首次中風後只服用一種抗血小板藥物,而其他風險因素均控制得相當理想,但仍然出現血管堵塞情況而導致二次中風的話,那便可能需要添加另一種抗血小板藥物。
另外,部份患者或會對某種抗血小板藥物出現抗藥性,那便需要為他們轉換藥物,這些都是我們會為二次中風病人跟進的地方。
根據你過往的經驗,「二次中風」患者能夠康復或痊癒的機會有多大?哪些身體機能較有機會得到改善、哪些較困難?
一般來說,中風患者身體機能完全沒受任何影響的機率並不高。中風可能對某些患者的身體僅帶來輕微影響,沒有出現嚴重後遺症,但這並不代表他們百分百痊癒,因為中風無疑已令他們的腦細胞受損。
若針對二次中風患者,由於每個病人的身體狀況都不盡相同,難以確切說明康復或痊癒的機率,須視乎其大腦受影響的嚴重程度。但總括而言,如上面提及,由於二次中風時的情況確實會較為嚴重,所以康復或痊癒的機率相對較低。
透過物理治療或輔助器材,四肢的活動能力在進行復康訓練後,通常比較容易得到改善的。不過至於認知能力方面,相對上比較難於有所改善,當中包括記憶力、閱讀能力,以及跟外界溝通的能力;另外還有已受損的視力或視野,同樣較難有明顯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