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由老友記話事

隨著年紀漸長,長者身體功能面對不同的轉變。正所謂預防勝於治療,如果及早了解自身的健康狀況,從而改變生活習慣,作出家居環境的調整,並配合健康管理,達到「治未病」的目的。有見及此,房協長者安居資源中心設計了5個不同主題的「健康探索團」,希望做到「健康由老友記話事」。

針對長者常見健康問題

健康探索團的主題,主要針對長者最常遇到的健康問題,例如三高、關節及肌肉退化、眼疾、跌倒風險增加和認知能力下降等。以針對視覺功能的「耆望睇清D」健康探索團為例,長者有時會出現「眼矇矇」的情況,透過即時測試眼內壓、立體知覺、視覺敏銳度、黃斑點病變的風險等,並提供測試報告及眼部護理建議,令他們可初步掌握眼睛的健康狀況。

鼓勵長者實踐健康生活

此外,健康探索團亦加入相關主題運動、講座及自我健康管理環節,鼓勵長者訂立目標,身體力行實踐健康生活。例如「耆望睇清D」健康探索團,除教授眼睛保健運動外,亦會分享護眼家居設計貼士以及介紹護眼小工具,希望協助長者及早預防和應對老年常見眼疾。其他主題的健康探索團包括:「健康知多D」、「留住腦朋友」、「肌不可失」及「關節你話事」。

中心的健康探索團費用全免,適合60歲或以上的長者參加。有興趣人士可致電 2839 2882 報名,或透過網頁 https://erc.hkhselderly.com/erc 預約。

撰文:香港房屋協會 長者服務組 [ 原文刊於《松柏之聲》]

你可能也感興趣:

分享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Except where otherwise noted, the content on this sit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Derivatives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為你推薦

中醫食療防治肌少症

肌少症是指骨骼肌質量和力量減少的肌肉萎縮性病症。本症初期可見大腿前側肌肉和腹肌消瘦,常見於長者和行動不便人士。由於肌肉變弱,平衡力和反應逐漸變差,患者不僅自理能力下降,亦會容易跌倒和骨折。透過日常鍛鍊、食療、中藥、針灸和物理治療,有助預防肌少症。

定期運動鍛鍊全身肌肉

肌肉減少、肢體萎軟而不能隨意運動屬於中醫的痹證或痿證。其病因複雜,發病機理主要與脾胃虛弱和肝腎虧虛或氣血不足有關。長遠而言,痿證發展可能因損傷臟氣而併發其他病症。

要預防肌少症,長者應保持定期運動的習慣。一些較為緩和的活動,例如游泳和耍太極,皆能運用全身肌肉預防肌少症。運動時應該注意節奏適中,避免大幅度活動,防止失平衡而跌倒骨折。至於不良於行者,亦建議進行靜態鍛鍊,在不涉及關節活動情況下收縮肌肉,以維持肌肉力量。

中醫補脾益氣食療推介

以下介紹兩款中醫食療予肌少症患者作日常調補。

  1. 五白瘦肉湯

    適用症狀:四肢痿軟無力,食欲不振,腹脹,大便爛,神疲乏力者
    功效:補脾益氣
    材料:白朮、白扁豆、茯苓、淮山藥、蓮子肉等份,瘦肉適量
    做法:先把藥材浸泡30分鐘或以上,瘦肉汆水備用,然後把材料加入水中,中火煮沸後轉為小火,慢熬1.5小時即可。

  2. 牛膝黃豆豬骨粥

    適用症狀:下肢痿軟無力,腰脊酸軟,甚至大腿肌肉消瘦,或有耳鳴脫髮
    功效:補益肝腎
    材料:懷牛膝10克,黃豆20克,鮮豬骨髓、白米適量
    做法:先將懷牛膝和黃豆加水浸泡約1小時,然後用中火先煎。數次沸騰後見湯液滲出顏色,漸轉為小火,再加入豬骨髓和白米烹熟約1小時,煮成稀粥後,去掉牛膝即可享用。

每人體質和病情輕重不盡相同,如果對病症有任何疑問,或需要專業處方治療,建議向註冊中醫師求診。

撰文:香港防癆會—香港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灣仔區)註冊中醫師譚鴻欣

你可能也感興趣:

中醫:眼睛要保健

眼睛能視萬物、察秋毫、辨形狀、別顔色,是主宰視覺的重要器官。老花(老視)、白内障(圓翳内障)及老年性黃斑病變(視瞻昏渺)均為長者常見的眼疾。要眼睛健康,長者應防患於未然,從運動及按摩雙眼著手,並透過食療養肝明目。

(一)運目保健

運動眼睛以作眼部保健,具體做法為:

  1. 閉目,眼球從右向左,從左向右,各旋轉10次;
  2. 然後睜眼,再用眼睛依次看左右,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重複四次;
  3. 再用眼睛眺望遠處景物,但又不宜長時間專注一處,否則反而有害。
(二)按摩健目

按摩眼部或眼部四周以作保健,具體做法為:

  1. 先把摩擦雙掌至熱,睜眼時,用雙掌分別按在兩眼上,使熱氣傳達至眼珠,重複3-5次,這有溫通陽氣及明目提神的作用。
  2. 亦可點按穴位以作按摩:用兩食指指腹點按絲竹空、魚腰、攢竹、四白、太陽穴,手法由輕到重,這有健目明目及治療目疾的作用。
(三)飲食明目

護目切忌貪食膏粱厚味及辛辣大熱之品,應多食用蔬菜、水果、紅蘿蔔、動物的肝臟等食物,亦可配合菊花粥食療以養肝明目。

菊花粥

材料:菊花10-15克、粳米30-60克

做法:先用粳米煮粥,粥成後撒入菊花末,再煮沸即可。

此外亦應注意眼部衛生,加强身體鍛煉以增强體質,並戒烟戒酒。如有眼部不適或服用藥物前,建議先諮詢專業人士。

撰文:香港防癆會—香港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灣仔區)註冊中醫師梁㦤文

你可能也感興趣:

中醫益腦食療

中醫學稱腦退化症為癡呆病,是以注意力下降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神志疾病,主要以中藥配合針灸進行治療,以達致補益脾腎、益智開竅的效果。此外亦可透過飲食,降低患上腦退化症的風險。

腦退化症是一個統稱,包括約十多種腦部退化病症。腦退化症人士會在注意力、執行能力、記憶力、語言能力、感覺及動作整合、社交能力等方面出現明顯的退化,並對生活造成影響,甚至可能出現性格轉變、日夜顛倒、妄想或幻覺等情況。

中醫:腦退化症=癡呆症

癡呆病的病因以內因為主,由於七情內傷、久病不復、年邁體虛等,致氣血不足,腎精虧虛,痰瘀阻痹,漸使腦髓空虛,腦髓失養,是以注意力下降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神志疾病。

本病基本病機為髓減腦消,神機失用;病位在腦,與心肝脾腎功能失調密切相關。 其證候特徵以氣血、腎精虧虛為本,以痰濁、瘀血之實邪為標,臨床多見虛實夾雜之證。

中醫辨證論治主要分為四種類型,即髓海不足、脾腎兩虛、痰濁蒙竅及瘀血內阻,主要服用中藥,並同時配合針灸進行治療,以疏通經絡,調理氣血,達致補益脾腎、益智開竅之用。

  1. 髓海不足
    • 臨床症狀:記憶力和思考明顯減退,伴頭暈耳鳴,神疲乏力,懈惰思臥,腰酸腿軟,步行艱難。

  2. 脾腎兩虛
    • 臨床症狀:表情呆滯,沉默寡言,記憶減退,失認失算,口齒含糊,詞不達意,伴氣短懶言,體倦乏力,食少納呆,口涎外溢,腰膝酸軟,或四肢不溫,腹脹怕冷,喜溫喜按。

  3. 痰濁蒙竅
    • 臨床症狀:表情呆鈍,智力衰退,或哭笑無常,喃喃自語,或終日無語,伴不思飲食,脘腹脹悶,痞滿噯氣,口多涎沫,頭重如裹。

  4. 瘀血內阻
    • 臨床症狀:表情遲鈍,言語不利,善忘,易驚恐,或思維異常,行為古怪,伴肌膚甲錯,口乾不欲飲,雙目暗晦。
食療推介:核桃杏仁糊

通過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攝取,可降低患上腦退化症的風險。今次為大家送上核桃杏仁糊。

食材

核桃性味歸經功效
傳統上,人們喜歡「以形補形」。根據現代醫理研究,核桃含有Omega-3,當中的DHA和EPA有助阻止「β類澱粉蛋白質」斑塊累積,避免造成腦神經元損傷,引發一連串記憶、認知與整體心智功能的退化。甘,溫。歸肺、腎、大腸經。補腎強腰,溫肺定喘,潤腸通便。
杏仁性味歸經功效
如若血漿中的維他命E濃度低,人的記憶力也會比較差。根據《美國醫學會期刊》一份研究報告,高劑量的維他命E顯著減緩阿茲海默症的退化進程。杏仁含有豐富維他命E,足以補充維他命E。苦,微溫,有小毒。歸肺、大腸經。止咳平喘,潤腸通便。


杏仁蓮子核桃糊(素)(2人份)

材料熟杏仁、蓮子及核桃各35克
步驟1.      將熟杏仁果及熟核桃搗碎。
2.      牛奶隔水加熱,加入糖拌勻後,再慢慢加入所有材料,且一邊攪拌均勻即可。


如有任何疑問,請向註冊中醫師或專業醫護人員查詢。

撰文:香港防癆會—香港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灣仔區)註冊中醫師陳家祥

你可能也感興趣:

評估長者跌倒風險 多方面了解步行穩定性

老人家跌倒成因多樣化,亦容易被忽略,對身心都可帶來重大影響。為使長者更了解自己的跌倒風險,房協長者安居資源中心(下稱「中心」)特別引入了新穎的樂齡科技產品,使用過程簡易、快捷,中心一級職業治療師葉靈進為我們講解。

「跌倒風險」 跟長者的整體健康有何關係?

「跌倒風險」是用以評估身體跌倒機會有多大的標準。透過降低或預防風險,可藉以減低長者由跌倒而引致健康狀況轉差的機會。不少研究及調查都曾指出,跌倒會衍生出很多不同的後果,例如超過九成半的髖關節骨折個案,其實都是由跌倒所引起。

此外亦有研究指出,當長者一旦不小心跌倒導致髖關節骨折,從而需要入院做手術,僅五成患者能夠於出院後完全回復跌傷前的身體狀況。因此,當長者一旦跌倒,很大機會讓其身體、精神、生活突然起了巨大的轉變。

如何界定「跌倒風險」?一般會測試身體的哪些方面?

總括來說,「跌倒風險」可從「內在因素」(即個人因素)和「外在因素」(即環境因素)兩方面去分析。在最初階段,大眾可先自行做自我評估問卷。到了下一個階段,若期望進一步接觸職業治療師作更深入的分析,我們會為長者進行身體測試,範圍包括肌力、肢體協調性、平衡力、步姿,以及視力等。若要了解長者的「外在因素」,例如是家中環境及燈光是否合適等,那則需要獨立去進行家訪。

知道中心引入了一種用來評估跌倒風險的科技產品你們如何應用該備來幫助老友記?

是的,中心引入了一種用來評估跌倒風險的樂齡科技產品,它主要用以測試長者的靜態平衡力、肌內力,以及步行時的穩定性。在本中心的「肌不可失」健康探索團裡,參加的老友記會採用此設備進行三個測試,包括:平衡力測試(睜開眼及閉眼站立各30 秒)、坐站測試(在15秒內連續起身站立,再坐下)及步行測試(來回行走共約十米的路程),然後智能系統會分析出長者的跌倒風險程度。

長者需要全程在腰間佩戴一條附有傳感器 (Sensor) 的腰帶,將傳感器放在後腰的脊骨位置,讓人工智能系統收集數據,觀察人體在不同情況下的重心偏移程度;整個測試過程可在十分鐘內完成。

相對於傳統的跌倒風險評估方法(亦即職業治療師需要親自為個別長者進行較深入的評估),現在透過這類型樂齡科技產品,可在較短時間內大範圍地為一群長者逐一進行測試。只需要進行簡單的器材設置,我們便能為前來參加測試團的老友記簡單而客觀地進行評估,然後馬上可大概得出一個簡單的分析結果,過程十分方便。此外另一優點是,上述測試過程可由接受了訓練的義工大使或職員來執行,而不局限於職業治療師。

參觀人士上述跌倒風險測試科技產品的評價如何?您作為中心的職業治療師有何察可分享

中心自引入此科技以來,所獲得的評價大部分都是正面的,很多前來的長者會覺得測試過程很神奇、很新鮮,因為他們只需要在腰間佩戴附有傳感器的腰帶,然後做一些簡單的動作,已能測試到平衡力和肌力!

我們觀察到一個有趣的情況:有些相對上較為「精靈」的老友記,他們在進行測試後有時會得出跟自己認知上有差距的分析結果,他們覺得自己的能力該比儀器的分析結果為佳。這些長者會認為自己的身體似乎並沒出現什麼問題(例如並沒有「三高」或心臟病等) ,一下子未能接受到自己原來是有跌倒風險的。面對此情況,在得出測試結果後我們會進一步就著長者較弱的方面,向他們講解日常能如何作出預防、改善和訓練。

若長者們覺得不放心,我們會建議他們再進一步尋求醫護人員的意見。這亦是我們中心設計相關測試團的原意,讓長者們多了解自己健康情況上的風險,從而作好準備、對策。

除了以上跌倒風險測試科技坊間還有什麼方法讓長者了解自己的跌倒風險?

若要徹底了解一個人的跌倒風險其實極為複雜,當中包含了許多個「內在因素」及「外在因素」。目前坊間一個比較全面及被廣泛使用的方法,是運用「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骨質疏鬆預防及治療中心」的中文版「跌倒風險自我評估」問卷。此問卷根據美國一所老年研究教育與臨床中心 “ Greater Los Angeles VA Geriatric Research Education Clinical Center ” 2011年的一個研究而寫成,當中有12條題目,每條問題更附設了提問背後的出發點及理據,讓大眾對該範疇有更深入的了解。

以我過往的工作經驗,長者一般是當發現自己的平衡力轉差,又或步行情況不太理想的時候,才開始意識到自己或許有跌倒的風險;但其實這往往已是最後的表徵。在平衡力轉差之前,他們可能已有身體協調欠佳、四肢乏力、膝痛、安全意識薄弱等問題,只是他們未察覺得到而已。

假如長者有較高的跌倒風險他們在日常生活有哪些地方要特別注意?

戒掉心急

我們會著重提醒老友記要戒掉心急的習慣,並要提高安全意識,因為安全意識薄弱會容易跌倒。我們發現,很多跌倒的個案並不是發生在身體較弱的長者身上,反而是本身比較「精靈」的老友記,很多情況下他們更常跌倒,皆因他們的心態太急,習慣了行動太快。

別爬高、企高

以我的工作經驗,為數不少的長者跌倒個案都是由於嘗試在家中爬高、企高取物件或做家務。他們認為自己並不會因此而生意外,但事實卻相反,最終從高處跌下來而弄傷。其實只要有少許跌倒風險的人士,我們都不會建議他們爬高、企高。家人的協助或輔助工具會是一個較好的選擇。

安裝扶手

對於跌倒風險較高的長者,宜在他們日常必須經過的位置安裝扶手,那包括:入睡房上床睡覺、起床、上厠所,以及出客廳之間的生活路線。

在浴室的注意事項

宜先穿著防滑拖鞋才進入浴室,皆因地下比較濕滑。長者洗澡時宜使用沐浴椅,如情況許可盡量避免採用浴缸。若裝修上無法配合,可使用浴缸板坐下洗澡。此外,扶手亦絕對是浴室內重要的日常輔助工具。

添置夜燈

由於長者較常需要於晚間上厠所,在家中走廊添置夜燈,可確保他們半夜走動時有充足光線;特別是當他們剛剛睡醒準備起床,頭腦未完全清晰,這狀況下有良好照明能減少意外發生。

可否介一些有助改長者平力的日常訓練?

入門難度訓練:腳尖貼腳跟站立

先找一件穩固的傢具(如枱或椅子)放在身旁才開始訓練,以備一旦失平衡時能有所依靠。將左腳腳尖緊貼右腳腳跟成一直線站立,維持30秒,然後左右腳對調(1組),共做3組。

中等難度訓練:腳尖貼腳跟前行

好像行獨木橋一樣,左右腳腳尖緊貼腳跟交替前行,可在家中走廊沿著牆邊行走,距離約2-3米。來回行走作為一組,共做3組。

較高難度訓練:單腳站立

對於身體狀況較佳的長者,可將單腳站立訓練融入生活中(例如是刷牙、洗面的時候),以加強訓練難度。若果本身對於單腳站立欠缺信心,則可先找穩固傢具放在旁邊才開始訓練,當一旦失平衡時可馬上扶著。此訓練每次大約30秒(1組),左右腳分別做3組。

房協長者安居資源中心致力在社區推廣「長者友善家居」及樂齡科技的應用,並設計了不同主題的健康探索團、導賞團及體驗團,由專人帶領參觀及講解,查詢 2839 2882

你可能也感興趣: